显扬六卷十一页云:教导理趣者:谓略有三处所摄。一、藏所摄,二、摩怛履迦所摄,三、彼俱所摄。藏所摄者:谓声闻乘藏、及大乘藏。摩怛履迦所摄者:谓十七本地、及四种摄。彼俱所摄者:谓略有十种。如前分别义中十种义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三藏法数引释签云二惑: 一、理惑 谓根本无明之惑,能障覆中道之理,不能显发,是名理惑。 二、事惑 谓尘...为“唯识无境”之对称。系承认外境为实存之主张。有宗护法论师主张唯识无境说,谓一切诸法皆唯心所现,唯有内在心识...杀一人而救多人,乃菩萨为利益众生所作之善权方便。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载,菩萨虽守净戒律仪,但如见一盗贼为贪财...凡三十卷。略称贞元释教录、贞元录、圆照录。唐朝圆照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依唐德宗之敕命而于贞元十五年(...(名数)修法有五种之别也。一、扇底迦,译言息灾或寂灾。二、布瑟征迦,译言增益,增荣,或增长。三、阿毗遮噜迦,...(术语)或为报恩烧臂烧身,或为布施割肉弃身,是名舍身行。梁僧传有亡身篇。然大小乘异其利,小乘偏以之为破戒,如...行事钞·导俗化方篇:“若入外道众,不得形訾云,邪见无惭愧,说其过恶。应誉实事云,汝等能出家,解系缚,舍于俗服...(术语)彼此混同而无差别曰融,通达无碍曰通。止观七曰:今有十意融通佛法。...(杂名)世间之言语论说。此对于世间之正法而言。无量寿经下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为小乘说一切有部之教义。谓佛之教法以音声为体,使闻者得道;亦即以声为经。法华经玄义卷八上(大三三·七七六下)...(人名)Agnidatta,又曰阿耆陀。王名。大部补注五曰:萨婆多云:以供养火故,名阿耆达。...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我们能睹...有个事业有成的年轻人,正值壮盛之年,却被黑白无常带到阴曹地府。 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抓来?他忿恨不平地问阎王。...
这个二乘种不生是出在天亲菩萨《往生论》。《往生论》在讲极乐世界的三类二十九种庄严。首先是概述极乐世界的十七种...
一日之计,始于清晨。 前人曾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8句老人言: 一、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二、活多干、话少说、群众心里有秤砣; 三、少吃盐、多吃醋、少...一、虽名出家,但舍弃出家法。到俗家中住,不依出家法行持。这是第一征兆。 二、删改戒律,不乐持戒不重戒。这是魔...
十念法: 唐善导大师说十念法是念够十句的佛号。北魏昙鸾大师强调了心无杂念,认为十念是没有杂念的忆念佛号并缘佛...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
教导理趣
【法相辞典】
【教导理趣】 p1013
上篇:教 | 下篇:造作有十二种 |
位于韩国江原道襄阳郡束草市。新罗真德女王七年(653),慈藏律师于雪岳山创建寺刹,时称香城寺。前庭并建有九层宝...
理事二惑
唯境无识
一杀多生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五种修法
舍身
入外道众法
融通
世语
声为教体
阿耆达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阎王的感叹

「大乘善根界」与「二乘种不生」

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
8句老人言,9句悄悄话,10句贴心话
魔作沙门的十个征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