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密教金刚界之五佛。即大日如来、宝幢如来、华开敷佛、莲华眼佛(无量寿佛)、天鼓雷音佛。 p1456...【四种学增上心方便】 p0463 瑜伽十四卷十二页云:又有四种学增上心方便。谓未离欲者,为得不还果。或不还果,依未...起信论所说的一心二门,即真如门和生灭门。...【缘分别所起事境烦恼】 p1305 成唯识论六卷十四页云:缘自地者,相分似质;名缘分别所起事境。...为菩萨所持十戒之一。又作不住戒。谓菩萨受持戒时,不着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之戒,亦即不求于三界受生而住。[摩诃...【生相差别】 p047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九页云:卽此四种生身之相,若次第生,若属彼生,若如是生,应知是名生身生...济缘记·释受戒篇:“通律之论,则名戒论。如多论、善见、毗尼母、摩得伽。”(业疏记卷一五·一四·一八)...双印二空者,谓双印境空识空也。...(印相)莲华合掌为清净三业之印契,故云净三业印。...(术语)妄念横漏泄也。临济录曰:把捉念漏不令放起。...(一)梵语 tathāgata-jāna-dar?ana。即佛之智慧。乃最高无上之圣智,指诸佛所证之平等大慧。又作佛智、佛知见、佛...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一位比丘前往世尊处,恭敬顶礼佛足后,在一旁坐下。过没多久,比丘...
为什么要安住空性,佛法是先安住再调伏,因为你安住错误,你的心就向外攀缘,修行先找到生命的立足点,安住在清净的...
自古以来,中土高僧西行求法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最终取得无数真经,嘉惠后世。在这些求法高僧中,能成功返回中土者...
现代有许多人不读经典,把《周易》当作所谓算命的书,实在是非常悲哀的事情,不知道《周易》是古代先民对大自然运行...学佛就是由解起行;就是把所学来的佛法、佛教、和研究的佛学的理论,来躬亲实践,付诸实行;由于实行,才能证诸理论...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则:都是我们的心随着所遇的人事环境,而显发的一种对境。对就...喝酒伤身的道理众所周知,但酒精对大脑的损害却很少引起酒仙们的重视。大量饮酒为什么容易伤脑,导致痴呆呢?酒精之...
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出家同学吃素修行,身体却愈来愈多病。好像佛法就是人寿保险,应该保证不生病似的,这是观念错...
疾病所作变异
【法相辞典】
【疾病所作变异】 p0945 瑜伽三十四卷七页云:云何观察内事疾病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或自或他、先无疾病,安乐强盛;后时观见或自或他,遭重病苦,触对猛利身诸苦受;如前广说。复于余时,还见无病安乐强盛。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上篇:疾疫劫 | 下篇:书画喩补特伽罗 |
由修禅定所得五种功德之一。修习禅定,破除烦恼有浅深次第,可分为五:地轮三昧、水轮三昧、风轮三昧、金沙轮三昧与...
日幢华眼鼓
四种学增上心方便
心生灭门
缘分别所起事境烦恼
无著戒
生相差别
戒论
双印二空
净三业印
念漏
佛慧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生死长远,厌患舍离

妄想本来就没有的

远渡重洋西行求法,舍身为人师徒双亡

谦虚不但可以避祸,也是求福的基础
何谓学佛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喝酒伤身更伤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