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四界二页云: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灵芝之元照,又称芝苑。有题为芝苑遗编者三卷。...(地名)又作憍萨罗Kosala,舍卫国之本名也。...梵名 Avgada。又作因羯陀、因竭陀。为十六大阿罗汉之第十三。此圣者与其眷属一千三百阿罗汉住于广胁山中,护持正法...(杂语)开传法灌顶之坛也。其授灌顶之知法师范谓之开坛阿阇梨。...子题:善来对佛必变形服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善来一受,得道为缘;余三(破结、三语、八敬)反者?’答:...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一门乃十玄门之总说,其余九门则为此门之别义。“同时”即无前后,“具足”即无所遗漏,“相应...【烦恼障中有所知障】 p1196 佛地经论七卷五页云:烦恼障中,有所知障。是所依故。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体虽无二;...(术语)Svāhā,又作苏婆诃,娑婆诃,莎缚诃,萨婆诃,率缚诃,娑嚩贺,苏和诃,馺婆诃,馺皤诃,沙诃,娑诃,莎...日本天台宗修验道之阿阇梨,巡回礼拜比睿山诸峰之堂塔、神祠之修行方法。又称回峰行、行门。修行此法之阿阇梨,称为...【四种行】 p0416 显扬二卷十七页云:行者谓有四种,广说如经。一、苦迟通:谓钝根者,未得现法乐住,为尽诸漏,若...(杂名)幽冥之途,死后所趣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止观四上曰:幽途绵邈,无有资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
《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
修道如果懂了《黄帝内经》,你就会更加谦卑,知道自己业障有几分。业障重不重,从这个色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了。为什么...
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可以接受,因为他必须有这个过渡。佛陀得到中道以后,他就从山...问: 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好,容易招些不好的东西,只能在寺院诵,真的吗? 仁清法师答:...
小时候,我常常缠着父亲讲故事,一次他便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木鱼的故事。 因饼结怨 很久以前有一座山,山下有个镇子,...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佛号不断,但就是不能入定,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大安法师答:...
清净世界
【法相辞典】
【清净世界】 p0960
上篇:清净资助 | 下篇:清净所取色 |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说一切善恶之法。多似律中之语。...
芝苑
拘萨罗
因揭陀
开坛
善来受具得道为缘
同时具足相应门
烦恼障中有所知障
苏波诃
回峰
四种行
幽途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缘起性空

九缘皆具,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语

别把生命的能量,都消耗在享受上

佛陀为什么没有主动说法,而是等待众生祈请
在家诵《地藏经》容易招感不好的东西吗

转生复仇的黑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