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五卷七页云:执受色,谓受起所依;如诸色根,及根所居处色。心及心法所居处故。同一损益,是执受义。十二、无执受色。谓此外余色。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如来明见,知犯非虚,有何义故,不证他犯?’‘多论解云,有四种过:一、不顺诸佛常法...(地名)即普陀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一名补陀,华严经又称补怛洛伽山,盖梵名也。犹华言小白华云,乃善财第二十八参...(流派)牛头山法融禅师之一派。...指释尊所说之教法。与“佛教”同义,然则特用此称者,源于我国古来佛教与道教并称时,各取其教祖之名,称为释老,遂...(术语)证净有四种。以无漏智如实觉知四圣谛之理,因而正信三宝及戒也。俱舍论二十五曰:证净有四种,谓佛法僧戒,...(譬喻)即羚羊角。以譬烦恼也。金刚至坚,喻佛性。羚羊角能坏之。即烦恼能坏佛性也。传心法要下曰:你若道是有是无...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 p0346 成唯识论三卷七页云:若尔;菩萨烦恼种子,未永断尽,非阿罗汉。应皆成就阿赖...(术语)具足戒之异名,受具足戒者近于涅槃之圆果,故云圆具。旧曰具足戒,新曰近圆戒。寄归传四曰:圆具圆心,遵修...(杂语)Moha,译曰愚。唯识枢要上末曰:梵云没劫,此名为愚。名义集六曰:慕何此云痴。梵语杂名曰:痴,谟贺。...【摩摩帝】 或云毗呵罗莎弭(名婢切)。此云寺主。僧史略云:详其寺主,起乎东汉白马寺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末学根据地藏经,如果要有效改变人生境况,有这么几个方法,综合起来做好的话,财命福慧当有不可思议的变化。 一,...
昔日,佛陀与五百位比丘于迦毗罗国的闇婆梨果园弘法度众。当时,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在结夏安居后,率领另外五百位比...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俗家姓叶,浙江宁海人,母亲王氏,乞观音而生,从小就随母持...
我们在刚开始念佛的时候,我们在一念的散乱心当中,要把佛号的念力栽培起来,你刚开始要找一个你精神最好的时间,你...
鲁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处旁有个著名的仁和酒店,店里的酒闻名京城。鲁宗道常在下班之余,换下官服,一个人去那里...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的进阶过程和要求?是常常苦恼的问题。为此,本期《学佛问答》...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后带着三位王子出去玩,当国王和皇后在行宫休息时,三位王子自...
执受色及无执受色
【法相辞典】
【执受色及无执受色】 p1031
上篇:执着相 | 下篇:细软语 |
【善业】 p1137 瑜伽九卷六页云:善业者:谓无贪无瞋无痴为因缘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三页云:由二因缘,建立善业。...
如来知时故不证他犯
普陀洛伽山
牛头山法
释教
证净
羊角
三摩地
不退菩萨亦不成就阿赖耶识
圆具
没劫
摩摩帝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散乱称名,皆已成佛
《地藏经》的改运方法

成就九法得道果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什么样的考验才知道临终有把握

最轻松的方式还是诚实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