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云何智渐次?谓于诸行中、先起无常智。由思择彼生灭道理故。次后于彼生相应行,观为生法、老法、乃至忧苦热恼等法。由是因缘,一切皆苦。此即依先无常智,生后苦智。又彼诸行、由是生法乃至是热恼法故;即是死生缘起、展转流转、不得自在行相道理。故无有我。此则依先苦智,生后无我智。如是观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是名智渐次。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极乐世界之胜事有十种。化生所居。所化命长。国非界系。净方无欲。女人不居。修行不退。净方非秽。国土庄严...【行支】 十二因缘的第二支。行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俱舍论》曰:‘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所...(术语)根性破坏之凡夫也。祖庭事苑一曰:破音拨。...指圆满有情之众同分,而令各人诸根形量等殊别之善恶业。又作圆满业、别报业。为“引业”之对称。凡人之一生中所造善...(经名)八卷,赵宋法天译,正法念处经之抄译。...指振锡杖时所唱之偈。为四个法要之一。此偈有九条,故称九条锡杖。此偈之前三条与“三条锡杖”同。又第一条之“手执...(术语)犹言存废。又有无之意。解深密经二曰:思择废立而常安住。梁高僧传明律篇曰:开遮废立不无小异。...位于浙江杭县西湖。乃西湖胜景之一。塔系五代吴越国王妃黄氏为藏祀佛陀螺髻发,而于宋太祖开宝八年(975)所建之砖...【三世缘起】 p0192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七页云:一补特伽罗,于此生十二支缘起,几过去,几未来,几现在耶?答:二...(譬喻)浮沤,水泡也。以大海中之浮沤喻人身。楞严经二曰: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故事)频毗娑罗王梦见一氎裂成十八片,一金杖折成十八段。以为佛灭后小乘分派之兆。...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
一、行善积德篇 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们心中所求很快如愿。 答:日行一善,最快。 日...
大慧,譬如帝释名为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皆各有多名,然亦非因有多名而有多体性,亦非因有多名...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你们应当专念以自修。什么是专念?比丘们!当行时,应如实知行;举...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物两方面的供奉而予以资养的行为,是佛具或供物的基本行为。《...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是最稳当最方便易行的法门。念佛可横超三界苦海,往生西方极乐...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道我们天地万物,都是无常法,都是因缘生因缘灭。 这一句话,会觉悟到很多:不...
智渐次
【法相辞典】
【智渐次】 p1151
上篇:善心死及恶心死差别 | 下篇:智现观 |
摩醯首罗天(梵 Mahe?vara)具有三眼;其中,顶门竖立一眼,超于常人两眼,具有以智慧彻照一切事理之特殊眼力,故称...
安乐十胜
行支
破凡夫
满业
妙法圣念经
九条锡杖
废立
雷峰塔
三世缘起
一浮沤
裂裳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推荐】方海权《日行一善》

经验的第一义谛,才是真实的金字招牌

善护六根,恒持正念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何谓「供养」

念佛之现实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