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如如之理体为如如智所契之境者。...亦名:捉缚驱杀四相 子题:捉、缚、驱、杀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捉杀四相,轻重文乱。若欲纠正,应言捉缚驱杀也。...梵名 Markata-hrada。意译作猕猴池。位于昔中印度毗舍离城外。玄应音义卷十四:“梵言末迦吒,此云猴;贺逻驮,此云...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三界一切非色染法舍时】 p0222 俱舍论十五卷十页云:三界一切非色染法,舍由一缘。谓彼但由对治道起。若此品类能...(术语)于五欲之境贪着爱着而不能离者。贪与爱异名同体也。胜天王般若经一曰:众生长夜流转六道苦轮不息,皆由贪爱...据可洪音义卷十五之说,乌回鸠罗乃梵语平等无二之意,后引申为僧众中决断争论者之职位。十诵律卷二十(大二三·一四...亦名:袈裟 子题:道服、染色衣、坏色衣、敷具、卧具、离染服、出世服、离尘服、消瘦服、莲华服、间色服、如来衣、...【道理决择】 p1238 杂集论十六卷六页云:道理决择者:谓由思慧、称量前后所说意趣。...【欲寻俱害】 p0986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何欲寻俱害?答:如有一类、起贪缠故;污夺他妻。彼夫觉已;遂于...(术语)诸种之神通也。有五通六通等。无量寿经上曰:诸通明慧。慧远疏一曰:诸通六通也。...●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问: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学书局出版的《念佛真实义》等几本书,作者是台湾觉云居士。上网一查,乃知是萧...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为生存和死亡,是没有办法分割的;出生时,就已确定了死...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是清净的相续。当然我们从修行角度:先破妄,再显真;先断恶,...有一只雄鳖和一只猕猴,两个感情非常的深厚。猕猴常常从森林密处的住家,来到河畔边,邀约雄鳖到森林里去游玩。因为...
问: 应当念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或者念地藏王菩萨还是念地藏菩萨摩诃萨? 梦参老和尚答: 念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或者...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心态好,运气就好。精神打起来,好运自然...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如六大贼能劫一切人民财宝;是六尘贼...
一方面,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我们不可以杀生;另一方面,佛教认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杀生的罪业很...
根极微住相
【法相辞典】
【根极微住相】 p0923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六页云:问:眼根极微、云何而住?为傍布住?为前后住耶?设尔;何失。若傍布住者;云何风吹不散?若前后住者;云何前不障后耶?有作是说:黑瞳子上、傍布而住;对治色境,如胡荽花。或如满器,水上散麨。问:若尔;何缘风吹不散?答:净色覆持,故吹不散。有余师说:黑瞳子中,前后而住。问:若尔;何故前不障后?答:体清净故;不相障碍。谓如是类所造净色,虽多积集;而不相障。如秋池水,以澄净故;细针堕中,而亦可见。耳根极微,住耳孔中。鼻根极微,住鼻孔中。如是三根,绕头而住;如冠花鬘。舌根极微,住在舌上;犹如半月。然于其中,如毛端量,无有舌根。身根极微,随身内外,次第而住。复有余师、以喩显示诸根极微、次第住相。眼根极微,黑瞳子上,如药杵头。耳根极微,住耳孔中,犹如灯器。鼻根极微,住鼻孔中,犹如人爪。舌根极微,住在舌上,犹如剃刀。身根极微,随身而住,犹如戟矟。女根极微,住女形中,犹如鼓[壴*桑]。男根极微,住男形上,犹如指环。佛于经中,亦以此喩、说诸根相。
上篇:根本分别 | 下篇:根律仪略义 |
声闻缘觉行人虽然已经证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但是因为还有三事的残余,所以不是真正的无余,三余者,烦恼余、业余、果...
如如境
大盗戒捉缚驱杀四相
末迦吒贺逻驮
五蕴
三界一切非色染法舍时
贪爱
乌回鸠罗
三衣总号袈裟
道理决择
欲寻俱害
诸通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安法师对萧平实若干种净土著作的辨析
圣严法师《生与死的尊严》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心肝在树上

地藏菩萨的圣号应该如何念
心态好,运气就好

观此六尘如六大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