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天台言圆教有四门: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是也。...印度通行之一切外典。出于佛本行集经卷十一。其梵名多依据普曜经(梵 Lalitavistara)。即:(一)梵天所说书(梵 Br...亦名:杖络囊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跋难陀络囊中盛钵贯杖头肩上担。居士谓是官人,皆下道避。比...(杂语)僧堂当直之人。交附于他直人也。见象器笺九。...(术语)Śabda-vidyā,译曰因明。寄归传四曰:摄拖苾驮,摄拖是因,苾驮是明,五明论之一也。...【非有为等无间法】 p0718 品类足论六卷八页云:非有为等无间法云何?谓除有为等无间心心所法,诸余心心所法;...梵语 paryavasthāna。指心之缠缚,能妨碍修善。为烦恼(尤指随烦恼)之异名。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有三种:(一)佛说大乘四法经,一卷,唐代地婆诃罗译。叙说菩萨所修习之不舍菩提心、不舍善知识、不舍堪忍爱乐、不舍...【苦速通行】 p0845 如四种通行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二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苦速通行?如世尊说:诸有苾刍...梵语沙弥,华译息慈,即止息世情以实行慈济。...(植物)具名旃檀娜Candana,香木名。译曰与乐。出自南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似牛头,故名牛头旃檀。慧苑音义上曰:...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踵及股。既而调治乖方,踰两月而后愈。虽备历诸苦,而于苦中...
问: 有一些同修讲,广东某一寺院有某法师讲自己随时可以往返西方极乐世界,并可以带居士去,又带回娑婆世界,又说...
师父说:你们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吗? 就是回家孝敬父母去。你要是发现自己没有福报了, 你赶紧买点好吃好穿的给...(一)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恭喜诸位!你们有福德因缘参加七天的佛七,于此功德已全部圆满结束。有如是因必感如是果,...
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德十八不共法。 概言之,佛陀各类功德的圆满程度都远非阿罗汉...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实相。这四种方法中,只有持名,含摄包括的根基最为普遍,做...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才能见到佛来接引呢? 大安法师答: 佛无所不在,是指他的...
弘一法师 (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又名成蹊、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祖...
修定能证诸漏永尽
【法相辞典】
【修定能证诸漏永尽】 p0906 法蕴足论七卷四页云: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谓有苾刍、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谓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受想行识集,此是受想行识灭。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等者:谓如实知色生及变坏,如实知受想行识生及变坏。是名修定者。云何为定?谓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所起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总名为定。云何为修?谓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总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者:显于此定,能得自在。能令证得诸漏永尽者:漏、谓三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彼于此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三漏、尽,等尽,遍尽,究竟尽故;名诸漏永尽。于此永尽,得获成就,亲近触证;故名证得。复次第四静虑所摄清净舍念俱行,趣阿罗汉无间道所摄心一境性,说名为定。即于此定若修若习恒作常作加行不舍,说名为修。若习若修若多所作,显彼自在。能令证得诸漏永尽,义如前说。
上篇:修定能证殊胜智见 | 下篇:修诸念住各有三种 |
【不可意法】 p0329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不可意法云何?谓若法、意所不乐。...
圆教四门
六十四书
担杖络囊戒缘起
交堂
摄拖苾驮
非有为等无间法
缠
四法经
苦速通行
息慈
旃檀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为了让你拜,我来做点怪

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妙莲老和尚《佛七圆满开示》

佛陀的十八种殊胜功德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