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以香比喻五分法身。无学圣者于自身成就之五种功德法,称为五分法身。即: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以...以额触地礼拜或以手接触被礼者之足,以示虔信专注。 p25...四无量观,又作四无量心观。即真言行者观想佛之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乃跏趺坐,令身心端正,结弥陀定印而观之。...(名数)以瑜伽论为本论,其他释论为支论,总有十论:一、百法论。又名略陈论,数论。二、五蕴论。又名粗释体义论。...【四种苦与坏等十种行相相摄】 p0470 瑜伽五十五卷十四页云:复次如经言:有四种苦。一者、生苦。二、缘内苦。三、...(物名)铙之小者。说文曰:铙小钲也。今钲反比铙小。其钓者谓为钓钲。置者谓为敲钲。法事时叩以通知信息。又于念佛...早期先民将不可理解、驾驭之自然体与自然力加以人格化,并视之为具有生命、意志之神灵,此称自然神。初时对具体之对...比喻问答乖违,犹如问天而答地。百喻经卷三(大四·五五○下):“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一小儿言:...为“减寿夺算”之对称。谓增加寿命。亦即由善行所获得之长寿。据四天王经载,天帝释(即因陀罗)之四天神王及太子、...(术语)色界无色界之五种烦恼。...八种能引发胜知胜见以便舍弃贪爱的禅定,因它是引发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叫做胜处,即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有色...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
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修行,精进用功,昼夜不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日子久了,...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华香、饮食、衣服、缯彩...有位先生在事业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念完准提咒二十万遍后,问题一定会解决。 结果...
一切法都是心生的,所以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出家要远离俗家,俗家事情乱如麻。但要想到利益众生,先从六亲眷属利益起...佛心是放下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着现在,...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行一切事时,完全不会想到业力会成熟。未来的苦难会比现在的...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在讲《金刚经》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家每一天都很准时来听。等到...流水是微妙的,虽然有许多卵石围堵着,水还是能够绕过那些卵石,慢慢曲流而下,如此的情景让人感叹:人有时候不如水...
修道所断诸漏
【法相辞典】
【修道所断诸漏】 p0903 瑜伽五十八卷十四页云:如是已说见断诸漏;云何修道所断诸漏?谓欲界瞋恚,三界三种贪慢无明,由彼长时修习正道,方能得断。是故名为修道所断。又彼烦恼、界界地地、皆有三品。谓下、中、上。能断之道、亦有三品。下品之道、能断上品修断诸漏。中、能断中。上道、断下。又彼修道所断诸漏、于有漏事,任运而转,长时坚固;于自所迷事,难可解脱。
上篇:修道依三界身 | 下篇:修习律仪速得圆满 |
【诸欲自相】 p1345 瑜伽三十三卷三页云:云何寻思诸欲自相?谓正寻思此为烦恼欲,此为事欲。此复三种。谓顺乐受处...
五分香
一心顶礼
密教四无量观
十支论
四种苦与坏等十种行相相摄
钲
自然神
孔雀屎
增寿益算
五上分结
八胜处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妙高禅师与韦陀菩萨

欲求好相貌或转女身,供养地藏菩萨即可满愿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咒自己》

犯戒可救,破见难救
佛心是什么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