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五卷十四页云:复次如经言:有四种苦。一者、生苦。二、缘内苦。三、缘外苦。四、麁重苦。问:此中何行摄何苦?何苦摄何行?答:初行初苦,展转相摄。次有三行,与第二苦,展转相摄。次有三行,与第三苦,展转相摄。最后一行,与最后苦,展转相摄。前所说爱自性差别,建立集谛四种行相;当知为生今果差别四种苦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九卷。日僧惠镇述。又称宗要集口笔抄。内容系辑录日本中古时代天台惠光房流之宗要讲谈,计分六部门九十三算题,所...(术语)三慧之一。思惟自理而得之智慧也。于定散之中,属于散慧。...佛教以外诸派学说,有关形上学方面之见解,可分成有、无、亦、非等四句。即:(一)有句,如执着必有我身,此即常见。...【三种成就】 指唯识宗所说的种子、自在、现行三法。成就为‘得’之异名。有情之身中为色、心诸法所属,他身及非情...又作法华六瑞。佛欲说法华经前所示现之六种瑞相。法华经为佛讲说出世本怀之经,故先现六种祥瑞,以为开经之由序缘起...(术语)道法技术,通于内外世出世之法者。无量寿经上曰:博综道术,贯练群籍。嘉祥疏曰:五明道术。...梵语 ātma-grāha。又作人执、生执。执着实我之意。盖众生之体,原为五蕴之假和合,若妄执具有主宰作用之实体个我...(术语)大日如来以法界体性智为身,故曰实相智身。是华严所说十身中之智身也。演密钞二曰:所谓如来实相智身者,此...表示诸法不可言说、不可思议之四句语。盖涅槃经尝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而立六句之不可说。南本涅槃经卷十九光明遍照高...(人名)Śīlāditya,中印度,羯若鞠阇国Kanyākubja,曲女城之王,本为吠奢种。名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译...(一)梵语 bodhi-druma, bodhi-taru, bodhi-vrksa,或单称 bodhi,巴利语 bodhi-rukkha。又称觉树、道树、道场树、思...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问: 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中就往生了,那么我们带着能所,夹着意识心,带业往生,这个...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 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 很多人以为吃素念经、...
问: 道教与佛教我都很欢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直很迷惑,在诵经时,时常两个同诵,已成习惯,不知可否,请...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应生起见贤思齐之心。 《大集经》云:法悟比丘二万年中常修念...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寻思、拟议处用功;所谓实悟,必须悟在无所得...问: 我朋友的女儿被别人介绍去参加了基督教,现在他女儿接触到了佛教,觉得佛教的教理很科学,并不是什么迷信,对...
阿难!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这个睡梦中的人...
金钱这个东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价值,手段的价值,而不是目的性的价值。当然,穷人在挣活命钱的时候,企业家在做...
四种苦与坏等十种行相相摄
【法相辞典】
【四种苦与坏等十种行相相摄】 p0470
上篇:四种因缘于法无我能到究竟 | 下篇:四种善友相及四种非善友相 |
此二种信有三,即:(一)信解与深信。(一)信解,又作解信,梵语 adhimukti,音译阿毗目底。即明见是理,心无疑虑之意...
宗要白光
思慧
有无四句
三种成就
六瑞
道术
我执
实相智身
四不可说
戒日王
菩提树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圣严法师《何谓修行》

佛经与道教的经典可以同时诵吗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信基督教后可以改信佛教吗

其形虽寐,但闻性不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