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Virūḍhaka,又作流璃王,娄勒王,楼黎王,维楼黎王,毗流离王。新称毗卢释迦王。亡迦毗罗卫国释种之恶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是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名五识。在三界中,欲界的有情有六识,色界的初禅天无鼻舌二...【作意心所】 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之一。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的精神作用。作意即俗说的注意,《成...(物名)Karpūra,译曰龙脑香。千手千眼治病合药经曰:劫布罗香者,龙脑香是也。...本生,梵语 jātaka,巴利语同,音译作阇多伽、阇陀伽、社得迦,意译本起、本缘、本生谭、本生谈。略称生。九部经之...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增长念熏习。 二者、增长取熏习。...(杂语)又云赤裸裸。天真独朗无纤毫情尘之称。碧岩九则评唱曰:须是透过关捩子,出得荆棘林,净裸裸,赤洒洒。...【随逐善】 p1366 集论二卷八页云:何等随逐善?谓卽信等诸法习气。...四重二谛,是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在中土各宗中,三论宗和慈恩宗都有四重二谛说。三论宗的四重二谛,是就真俗二谛...梵语 nidāna,巴利语同。意译为因缘、缘起。因由、起源之义。乃十二部经之一。即经典中,说明佛陀说法及制定戒律之...【无想所有】 p1063 五蕴论六页云:云何无想所有?谓无想等至果。无想有情天中生已;不现行心心法灭为性。...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而终。有几个朋友的长辈,晚上吃饭,跟儿女还在谈笑,自己一边...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名,心中有佛,有佛本愿的摄受,所以在临终的时候,佛陀以净光...
静,是一种至味。至味才隽永、绵长。 就跟我们吃素一样,别人看你们吃素有什么好吃的,就是一些菜叶子,但是我们吃...
然大夫是我认识多年的一个中医按摩大夫,她早年在家乡县城做过二十年助产士。有一次她指着一本反堕胎的宣传图册,告...
我们每天坐禅,每天念佛。障多众生念佛观:业障深重,妄心止息不下来,就一心念佛,妄心就歇了。散乱众生数息观:查...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比丘们:你们应当修行死想,经常思惟死想。 此时有位比丘禀告...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告诉我:法师,我觉得人生在世的确如佛所说的,像一场梦...
能俱损
【法相辞典】
【能俱损】 p0893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若由彼故;自他俱遭;名能俱损。
上篇:能遍知 | 下篇:能堪忍 |
【僧伽蓝】 译为众园。僧史略云:为众人园圃,园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则生植道芽圣果也。...
琉璃王
五识
作意心所
劫布罗
本生经
二妄境熏
净裸裸
随逐善
四重二谛
尼陀那
无想所有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人生的境界,有四个观点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没有一番静气,人生就过得很忐忑

我所认识的助产大夫

这不是证圣,若作圣解即受群魔

不可以用丝织的棉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