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业多业牵引一身多身四分别】 p0019 杂集论七卷十六页云:复次或有业,由一业力,牵得一身。谓由一业力,长...【五种正道言教】 p0276 瑜伽八十六卷十九页云:又诸声闻、修行如是顺资粮法及彼因缘;于其中间,求涅槃时,大师为...(术语)称阿字。大日经六曰:阿字第一句,明法普周遍。义释十四曰:犹如世间地居天中帝释为第一,诸世仙圣中梵天为...凡十卷。唐代慧均撰。全称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又称大乘四论玄义。收于卍续藏第七十四册。旨在阐释中、百、十二...【二十四种粗重】 p0037 杂集论十卷十二页云:云何名一切麁重?略说有二十四种。谓一切遍行戏论麁重、领受麁重...指自性顺受、相应顺受、所缘顺受、异熟顺受、现前顺受。(一)自性顺受,指一切受。即以受之心所为体,总括三受、五受...(术语)亲近而不离也。唐华严经一曰:亲近如来,随逐不舍。观念法门曰:随逐影护,爱乐相见。...(杂名)释迦佛之弟子也。从释迦师之教化而出生,故名释子。大般若经四百五十三曰:非沙门,非释迦子。楞严经六曰:...(术语)同法尔。自然也。观念法门曰:业果法然,众无错失。...【龟藏支】 p1391 瑜伽十九卷七页云:谓如有一,依初静虑,舍三恶寻。所谓欲寻、恚寻、害寻。又能弃舍初静虑地诸善...【善法圆满】 p1140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三页云:于能密护诸根门等、摄受净戒;所有善法、无间受持,相续转故;当知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当我们发了菩提心,所要处理的,就是内心的问题。发菩提心只是设定一个目标,在过程当中,我们要处理的是云何应住,...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既辉煌又落魄、既坚强又脆弱、既开心又难过、既快乐又失落、...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往往不易察觉。简略概括通病如下,供实修者参考。 一。略有知...
问: 请问法师,放下万缘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听说留恋娑婆世界的一根稻草也往生不了,临终时是不是阿弥...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答: 在调伏烦恼过程中,觅心了不可得扮演非常重要的脚色。有...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又何干?只要审察自己...
【原文】 客曰:常闻律门生弘毗尼,死归净土,究竟与净宗异耶,同耶。 答曰:律门虽则重在戒律,略兼持名,究竟同归...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子买点喝的。不过,满店都是可乐、雪碧之类的冷饮,实在不适合...
轨则圆满
【法相辞典】
【轨则圆满】 p0887 瑜伽二十二卷三页云:云何名为轨则圆满?谓如有一、或于威仪路,或于所作事,或于善品加行处所,成就轨则;随顺世间,不越世间;随顺毗奈耶,不越毗奈耶。如彼卷三页至四页广释。
上篇:前行有三种 | 下篇:轨则具足 |
(书名)具名江湖风月集。二卷。集赵宋景定威淳至元至治延祐间之诸方尊宿偈颂者,集者曰松坡。...
一业多业牵引一身多身四分别
五种正道言教
第一句
四论玄义
二十四种粗重
五种顺受
随逐
释子
法然
龟藏支
善法圆满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依生灭法而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人生的七味心药
学佛之通病

放下万缘是往生极乐的必要条件吗
烦恼为何不能克服呢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律宗与净土宗的修持是相同还是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