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出家律仪】 p0482 杂集论八卷一页云:依止何等补特伽罗,建立出家律仪?依能修行远离恶行远离欲行。由比丘等出家...浊恶的时期,也就是五浊中之劫浊,在减劫中人寿二万岁以后开始。...亦名:嫌骂僧知事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名中云僧,简私请故。疏云嫌骂两戒,同恼知事不殊,故合制也。”(...(譬喻)幸运难遇,譬如海中之盲龟逢浮木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正...【珊若婆】 此云废(音废)风病,一发不起。智论云:四百四病者,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梵语 upasajpanna,或 upasajpadā,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槃之义。又作近圆戒、近具戒、大...又作名言习气、名言薰习、等流习气。略称名言种。三种习气之一。即指由名言(指名字与言说)所薰成之种子。为“业种...(人名)滁州琅玡山广照禅师,名慧觉。得法于汾阳昭禅师。应缘于滁州。与明州雪窦山显禅师同时唱道,时谓为二甘露门...为我国小乘佛教宗派之一。又单称“允”。教徒多为分布于云南德宏、镇康、耿马等地之傣族。又分允巴、允损二支派,二...(修法)此为大坛劝请曼荼罗诸尊而供养之祈受者灭罪生善悉地之法也。...日本佛教所用袈裟之一。以锦或金襕或金纱或织物等任何一种所制成者,不似衲袈裟之杂缝他色,而唯有一色。又作一色七...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无片事可得。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东林佛号要唱得深沉缓慢,它是可以对治这个时代的浮躁的。我们这个时代太快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心中充满浮躁。...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益和妙用。 方海权答: 修持法的目的是求智慧。是在内心修。 供...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 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
禅宗二祖阿难尊者将入涅槃之际,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并且殷重叮嘱:昔日世尊游化至摩突罗国,曾经教示,此国有一位...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净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 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与声色爱憎、染习流注...
耐违害忍
【法相辞典】
【耐违害忍】 p0883 瑜伽五十七卷十七页云:云何忍辱?谓由三种行相应知。一、不忿怒,二、不报怨,三、不坏恶。若别分别;乃有十种。一、已受怨害忍,二、现前怨害忍,三、虑恐怨害忍,四、饶益怨憎忍,五、损害亲友忍,六、一切怨害忍,七、一切因怨害忍,八、受教怨害忍,九、择力怨害忍,十、自性怨害忍。如是一切、总说名为耐违害忍。
上篇:恒悲愍 | 下篇:勇 |
谓长时间相续不断的念佛。又作不断念佛。即固定时日或于二六时中,不间断地诵念弥陀名号。为净土宗之修习法。相当于...
出家律仪
浊劫
嫌骂知事戒释名
浮木
珊若婆
具足戒
名言种子
广照
耿允派
中间护摩
平袈裟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东林佛号的意义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忧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缘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