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1262~1336)元代僧。浙江鄞县人,俗姓黄。字明极。生性闲雅,不好戏弄。年十二,就灵严寺竹牕喜剃发,未久参谒横...(术语)三想之一。害人之思想也。...【寂静依止】 p1018 显扬二卷十四页云:寂静依止者:谓欲界寂静依故。...【非缘于他】 p0715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非缘于他者:谓于此法,内自所证;非但随他听闻等故。...(一)谓立于地。祖堂集卷五云岩昙晟章:“洞山来,不审立地,师曰:‘那边还有这个摩?’” (二)立刻、马上之意。通...谓十地中第七远行地之菩萨,住于无相观,上不求菩提,下不度众生,沈于一切空寂之理,而不能起六度事行。此为此土菩...(术语)无生法忍之悟地位也。大集经九曰:是人不久得忍地。...【意不与五别境心所相应】 p1210 成唯识论四卷十九页云:此意何故无余心所?谓欲、希望未遂合事。此识任运缘遂合境...【聪睿】 p1404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聪睿者:先后渐次于彼义中,无忘失故。...(术语)邪性定聚也。无量寿经下曰: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势速】 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一切因缘和合的有为法,生灭变化,迅速流转,刹那不住,假立势速之名。《百法直...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佛说疗痔病经...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众生,耳根最利。维我观音大士,慈悲心切,故与此世界因缘最深。以其随类逐形,寻声救苦,...
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曾写过一副对联,祸福观念非常透彻: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 若问此理是若何?...有兄弟俩,一起外出经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恶人,他俩身上的钱财被洗劫一空。前程灰暗,归途遥遥,兄弟俩人绝望至...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至,饮食房屋、卧具也是应念即至。 想要吃饭的时候,七宝钵器...
所以我们透过死亡的无常,每一生的死亡到来都把我们生命破坏了,使令我们生命没办法相续;第二个在生死当中承受很多...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即大士心。如何颠倒若不见。若言大士心颠倒。如何能化颠倒人...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他就减少很多造恶业的心理;他贪求无厌,就没有办法减少。那...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那次我跟癌症病人住过一段时间,在那个病房里每天都有死亡,...
近事律仪三支所摄
【法相辞典】
【近事律仪三支所摄】 p0822 瑜伽五十三卷六页云:近事律仪,由三支所摄。何等为三?一、受远离最胜损他事支,二、违越所受重修行支,三、不越所受支。若永远离损害他命,损坏他财,损他妻妾;是名初支。远离妄语,是第二支。远离诸酒众放逸处,是第三支。
上篇:近住律仪得受者 | 下篇:近事律仪有缺减受 |
(术语)Carmavastuskhanda,四分律所说。二十犍度之一。明皮屐,皮卧具等之制戒者。...
楚俊
害想
寂静依止
非缘于他
立地
七地沈空难
忍地
意不与五别境心所相应
聪睿
邪聚
势速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古佛应世名震十方,寻声救苦娑婆缘重

古人的祸福观:过分求福反得祸
要选择希望还是绝望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出离心之思暇满难得

憨山大师《观音赞》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