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阿弥陀佛十二光之一。阿弥陀佛之光明有十二种,其中,无碍光谓阿弥陀佛之光明,能照破人、法诸障,无论山河云雾等...为密教之修行者于澡浴之后,结顶发之法。又作结顶发、结顶髻。苏悉地羯罗经卷上持戒品(大一八·六○七上):“澡浴...(术语)许多迷惑之众生也。观经玄义分曰:群迷性隔,乐欲不同。大日经疏二曰:十方三世诸佛唯有此一门,诱进群迷出...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和其他六识,都是依第八根本识转变而生起,所以七识称为七转识。...【细相现行障】 p1034 成唯识论九卷二十一页云: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地名)Cina,又作脂那、至那、斯那、真丹、振旦、震旦、真那、振丹、脂难、旃丹。宋史曰:天竺表来。译云:伏愿支...意即不净之手指。指左手无名指、小指。印度之习俗,如厕后以左手无名指、小指洗净,故称触指,忌触及食器。入众日用...(流派)Saṇṇagarikāḥ,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三百年中由犊子部流出者。宗轮论曰:密林山者,近山林蓊郁繁密,...谓拂除尘埃、迷雾,以透见本来面目。乃禅宗北宗神秀一系之修行主张。拂尘,指对治世俗烦恼,不受客观外界之影响;看...(术语)天台所立之教相判释也。四教者,化仪化法各有四教,五时者,说两种四教之时也。...【二种因果】 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四圣谛法,有流转、还灭二门,说为二种因果,一者以苦谛为因,集谛为果,名世...准提咒持诵仪轨...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的人之外,大家都在忙碌过日子。 忙碌的原因是什么?多数人只...问: 我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有点怀疑,总觉得:真会有这样的地方吗?我每天坚持念阿弥陀佛,却总对极乐世界...
原文: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衰残,奚啻惜分。一弹指顷,毋杂用心。 毋杂用心者,谓本参正...
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现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终必别离,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过一生,不念佛耳。 ...
有些人通过杀生、欺诈等途径得到钱财,这些钱财在获得时好像很丰厚,但最终不会积累下来,很快就会以各种因缘耗尽。...引导语: 人体生物钟,什么时候适合做什么,6点血压回升,10点效率最高,19点脾气火爆,20点记事最牢。这些你都知道...
常说态度比能力重要,拥有正确的心态与个性,是成功的关键。但是,人们往往忘记了这点,特别是面对困境时。以下是《...
非缘于他
【法相辞典】
【非缘于他】 p0715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页云:非缘于他者:谓于此法,内自所证;非但随他听闻等故。
上篇:非初发处 | 下篇:非余所引 |
(名数)一、雪山王Himālaya-girrāja,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取之无尽。以喻欢喜地菩萨圣智之法药,用之不竭,...
无碍光
结发
群迷
七转识
细相现行障
支那
触指
密林山部
拂尘看净
四教五时
二种因果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圣严法师:在忙中起了烦恼时的禅修
念佛时夹杂着怀疑这样有用吗

出家修行自警七条

「拙」一点,人生就会比较平安顺利

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

学佛后如何发家致富和避免损财
人体24小时的生物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