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对青等之五正色而有绿等之五种中间色,又五间色之外有青,黑,木兰三种之坏色,亦称间色。是为袈裟之常色。...(一)为天台宗所立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之一。宣说华严等诸大乘经中不共二乘之旨。此教别为菩萨说恒沙俗谛之理,...(名数)四方之四佛也。金光明经寿量品曰:于莲华上有四如来:东方名阿閦,南方名宝相,西方名无量寿,北方名微妙声...指金刚手在大日经中向佛陀请益之十个问题。大日经一部之内容,即佛陀之一一阐说。(一)菩提心之性如何?(二)菩提心之...梵名 Kanakavatsa。十六大阿罗汉之第二。又作嘎纳嘎巴萨、那迦跋。与其眷属五百阿罗汉共住于北方迦湿弥罗国,系护持...【无色贪】 p1046 品类足论三卷三页云:无色贪云何?谓于无色,起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乐;是名无色贪。 二解 ...(术语)佛舌有广长之相也。三十二相之一。是表不妄语也。...(杂名)风轮之际底也。风轮者,即世界之最底,凡一世界之成立,于虚空上生风轮,风轮上生水轮,水轮上生金轮因而渐...谓当前五识现起时,意识一定随同俱起。...【六想身】 p0297 集论一卷四页云:云何建立想蕴?谓六想身。眼触所生想,耳触所生想,鼻触所生想,舌触所生想,身...(界名)八热八寒为大地狱。八大热一一各有十六小地狱,以一狱城之四面门外,各有炉煨增、尸粪增、锋刃增、烈河增之...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豌豆 多吃豌豆可以祛斑驻颜,《本草纲目》称豌豆具有祛除黑斑,令面光泽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豌豆含有丰富的维生...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勤无怠,故有十种利益也。 一、他不折伏 谓菩萨慧解精勤,行业...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小沙弥心血来潮,想到郊外走走。他远眺普陀山最高峰,心想普陀...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因缘观、慈悲观,以及转变观念等方法,但有时这些方法还来不及...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韦提希夫人看了这么多的清净...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生起羞耻或内疚之心。《俱舍论》云: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在朝拜五台山时得到文殊菩萨示现,为其指点迷津。文喜禅师前...
具于法住
【法相辞典】
【具于法住】 p0824 瑜伽七十九卷十八页云:云何菩萨具于法住?此何行相?谓诸菩萨,非但追求以为究竟,非但读诵以为究竟,非但宣说以为究竟,非但寻思以为究竟,而于内心胜奢摩他正修习中,发勤方便,平等修习。是故说名具于法住。当知此住,有十二行相。一者、于住禁戒,不住禁戒,能教授中,无分别故。二者、以此为依,恭敬领受所教授故。三者、以此为依,身远离故。四者、以此为依,心远离故。五者、以此为依,越声闻乘相应作意,大乘相应作意思惟故。六者、以此为依,不舍远离轭,与诸有情,共止住故;及与所余,共止住故。七者、以此为依,领受清净世间智,大福资粮,威德,修果故。八者、于世间智,不知喜足;寻求修治出世智故。又清净智者:断四种过失,管御大众故。一者、不能堪忍触恼过失,二者、不决定说教授过失,三者、不如其言所作过失,四者、有染爱心过失。如是四种,及前八种,合有十二行相。
上篇:具慧安住 | 下篇:具平等行 |
(一)显教谓为大智度论之略称,以之为解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于密教则为释摩诃衍论之略称,以之为大乘起信论之注释书。...
间色
别教
四佛
十问
迦诺迦伐蹉
无色贪
舌相
风际
五俱意识
六想身
游增地狱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七种蔬菜美白有奇效

「精進」有十种利益
慧律法师《降低欲望和标准》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