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三界分九地,境界之劣者为下地,优者为上地。又菩萨有十地之位,指其高下谓之上地下地。...梵名 Rāstrapāla,巴利名 Ratthapāla。又作赖吒和罗、罗吒波罗、赖吒拔檀。意译为护国。又称大净志。中印度西北...(界名)Asvakarṇa,又作阿沙干那。九山之一。译曰马耳。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頞湿缚羯拏,此言马耳。翻梵语九曰:阿...(一)(582~709)唐代僧。荆州支江(湖北)人,俗姓卫。又称老安、道安、大安。为禅宗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其貌端...(术语)于所对之境记忆不忘也。唯识论三曰: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法界次第曰:念者,内心存意之异名...(557-640)陈隋间终南山人,为华严宗的始祖。...指阎浮提洲之地分封之象主(梵 gaja-pati)、宝主(梵 ratna-pati)、马主(梵 a?va-pati)、人主(梵 nara-pati)...(术语)五人说经之一。佛菩萨罗汉等示现种种之形,而说法者。如观音示现三十三身说法是也。见三藏法数二十。...原为佛世时王舍城中一长者之子,初生之日,其手一指放出大光明,故取名灯指。家业极富,然以逸乐豪奢,复遭群匪劫掠...【世间相违】 p0510 因明入正理论云:世间相违者:如说怀兔非月。有故。又如说言:人顶骨净。众生分故。犹如螺贝。...乘,梵语 yāna。指道、船、车,即运载之义。为教化众生而将之运载至理想世界之五种法门,称为五乘。(一)通常指:(...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是这样来看待的,阿...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有,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
关怀绑票案 我有一位朋友,她原来是基督徒,她是在海边长大的,平常很讲究吃海鲜,她甚至会潜水去射鱼,鱼虾必须要...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安...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你都应该要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一、尽责 你的本分是什么...或许诸位老师、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校请了一位和尚来讲学思历程,而不是讲念经、超度,或是鬼神世界的事?我个...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二佛轮。由此轮故。以其无上三世业智。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业法受因及果报。随其所应立三业轮。...
取相
【法相辞典】
【取相】 p0816 瑜伽二十三卷三页云: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由眼识故;取所行相。是名于眼所识色中执取其相。又云:言取相者,谓色境界,在可见处,能生作意,正现在前,眼见众色。如是名为执取其相。
上篇:命者与身为一为异 | 下篇:取法 |
(杂语)梵语袈裟Kaṣāya,译曰坏色。避青黄赤黑白五正色,以他之不正色染坏之,故曰坏色。有三种:一,青坏色。二...
下地
赖吒和罗
頞湿缚羯拏
慧安
念
杜顺
四主
化人说
灯指比丘
世间相违
五乘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螃蟹的遭遇和被绑票一样

临终时,听到佛号的利益有多大呢
慧律法师《知足则幸福常存》

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圣严法师的学思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