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Rāstrapāla,巴利名 Ratthapāla。又作赖吒和罗、罗吒波罗、赖吒拔檀。意译为护国。又称大净志。中印度西北方居楼国(梵 Kuru)鍮芦吒村(梵 Thullakotthita)富豪之子。佛陀至其国教化时,跟随佛陀出家,得悟后归国。。父母谋以美女诱其还俗,该女反受教诫。其后,又度化拘牢婆王(梵 Koravya)。后马鸣(梵 A?vaghosa)于华氏城(梵 Pātaliputra)将尊者一代之事迹编成戏曲“赖吒和罗”,亲自公开演出,颇得民众好评,而令五百位王子及众多市民舍俗出家,该戏曲因此遭王禁演。[中阿含经卷三十一、撰集百缘经卷九、四分律卷三、付法藏因缘传卷五] p631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谟,那谟,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谟,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Sengzhao 东晋僧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家贫曾以佣书为业。好老庄之学,但认为《道德经》美则美矣,然栖神...梵语 avku?a,巴利语 ankusa。即曲钩、铁钩。又作盎句奢、鸯俱奢。于诸经中,每与锥并提,乃古代印度人调御象最常用...资持记·释忏法篇:“化行二教罪忏相须。若唯依化忏,则制罪不亡;若专据制科,则业道全在。故当化行齐用,则使业制...伟大的真我。如佛得八大自在与离一切烦恼系缚的涅槃真我,才能称为大我。...又作根力觉道。指五根(信、精进、念、定、慧)、五力(信、精进、念、定、慧)、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堂塔)又曰延寿堂,省行堂,无常院。送病僧使入灭之处也。佛祖通载三十曰:他日涅槃堂孤光独照时,自验看。...七大之一。见大,为眼根之见性。色性周遍于法界,见性与之相同,亦周遍于法界,故称为见大。[首楞严经卷三、大明三...指禅宗五代或五家。禅宗初祖菩提达磨传法偈(大五一·二一九下):“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梵语 manusya。音译摩[少/兔]沙、末奴沙、摩奴阇、摩[少/兔]史。指人所住之界域。乃六道、五趣、十界之一,又称人间...位于日本大津市别所。为日本天台宗寺门派之总本山,与称“山门”之延历寺相对而称寺门。山号长等山。通称御井寺、三...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传说中的鬼怪,并不一定都会吃人、害人,有时候他们只是一时的恶作剧,就像我们人类一样。 有一个和尚到深山去修行...
有同学问,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有正知正见。佛法告诉我们的吉祥之道,与香烧得多...问: 古代有位高僧曾说:「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颇有深意。但现代人常常忙得吃不定时,更痛苦的是该睡时睡不...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法持戒,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就有相续,今生闻到佛法...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里不如法,那里不适意。只见境风浩浩,摧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修理戒相。现在有大德,某大德公然提出来,跟他弟子讲说 :小...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声,不可能平平坦坦,一帆风顺。人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这五宗是:律,教,禅,密,净。律是佛法的根本,严持净戒,以达到三业清净,自性圆明,五...
赖吒和罗
【佛光大辞典】
上篇:讽诵文 | 下篇:赖吒和罗经 |
(杂名)阿修罗与天帝战,败北,四兵尽入一藕孔中。见杂阿含经十六。又观佛三昧经曰:阿修罗王往攻帝释于虚空中,有...
南无
僧肇(384,一说374~414)
鸯俱舍
化行二教罪忏相须
大我
根力觉分
涅槃堂
见大
五叶
人间
园城寺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和尚遇鬼

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
圣严法师:失眠应该怎么办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泥泞路上的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