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众生十一种之稠林:一众生心之稠林。(中略)烦恼,业,根,解,性,乐欲,随眠,...1、难行道和易行道。凡依经教,在此土积累功勋,断惑证真,修因得果者,皆属难行道摄;凡依念佛法门,往生净土、于...(术语)但有比丘之名而无比丘之实者,谓无戒之僧也。大集经九曰:若无净持戒,漏戒比丘以为无上。若无漏戒,剃除须...百八之数既多非可具列于后 次十喻而辩百八三昧者。菩萨若善以十喻。开晓其心。则所修十八空观。自然明了。以是空慧...(譬喻)身能生善恶之业,故云身田。法事赞上曰:大悲恩重,等润身田。...位于江苏吴县。又称北禅院。相传三国时孙权之母于赤乌年中(238~251)舍自宅建立此寺,原名通玄寺。于陈隋盛唐之世...罪业的本性。罪业的本性空而不可得。...(杂名)隐遁者所住之茅屋。释氏要览上曰:西天僧俗,修行多居庵。刘熙释名曰:草圆屋曰蒲,又谓之庵。庵,奄也,所...【随说因】 p1366 瑜伽五卷九页云:谓依语因依处,施设随说因。所以者何?由于欲界系法,色无色界系法,及不系法,...文句及义理。文句为能诠者,义理为所诠者,文理融会贯通,经义乃明。 p1430...【画日】 p1037 瑜伽二十四卷一页云:言书日者,谓从日出时,至日没时。...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有些念佛同修,平时也发愿求往生。一旦检查是癌症,便改念药师佛,求消灾延寿。有的就先念观音菩萨,求救命,到最后...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 一、人生逆境多 那一个人能免了患病、衰老、亲眷生别死离、财物失散、怨 加害?...
某位老师说过一个故事:他是一个光头,这在当地是很特别的,有一次妻子喊他名字,他没听到,情急之下妻子就喊他秃子...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钵塔院。越明年春二月,有东来客白居易作八渐偈,偈六句,句四...导语: 橘子好吃且营养丰富这你肯定知道,但是橘子皮的妙用你知道吗?橘子皮可是宝贝啊,你千万不要扔哦!下面就给...
他是善心,修的善业,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洲,难民,吃饭都没得吃,饥寒交迫,很苦啊。所以同样在人道,...问: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可否用佛教的义理和智慧,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圣严法师答: 当孩子小的时候,...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华严宗的法藏大师等。...
法性
【法相辞典】
【法性】 p0755 成唯识论二卷四页云:是法真理,故名法性。
上篇:法眼 | 下篇:法空 |
【智严】 凉州人。道化所被,幽显咸伏。未出家前,曾犯五戒。后受僧具,疑不得戒。遂泛海至印度,咨问罗汉,亦...
十一种稠林
二道
名字比丘
百八三昧
身田
北禅寺
罪性
庵
随说因
文理
画日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念佛求往生不应怕死
李炳南老居士《当生成就之佛法》

你心里的按钮在哪里

白居易《八渐偈》
橘子皮的17种神奇用途

改命不是靠捷径,而是修善因
该如何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