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 p0086 瑜伽十五卷二页云:又有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能令于诸欲中,乐增上生,不求永离...(佛名)具名广大发生佛顶。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三位,密号曰破魔金刚,主息灾之德。有广大,大转轮之异名,黄色...云何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由无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等为体相故。 又所...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一字顶轮王之修法,其行法次第为:澡浴、佛部心、莲华部心、金刚部...(杂语)谓自己本具之光明,即虚灵不昧之心光是也。从容录第三十一则颂曰:一道神光,初不覆藏。又隐山和尚颂曰:三...位于河南邓县西北之白崖山中。原为唐代一行、虎茵二师所草创。后一行示寂于长安,肃宗亲往送葬,山中突然飘香,经月...金刚调伏,梵名 Vajra-jaya,音译缚日罗惹野。西藏名 Rdo-rje rnam-par rgyal-ba,义为金刚胜。密教金刚界外金刚部...(杂语)Nāṁ,梵语名词之尾发南声者,是第六转属声,多言声也。表三以上之数。演密钞二曰:南者多声,即是等义众...(一)梵语 vadi?a, vali?a。又作盎句奢。意译为曲钩。[翻译名义集卷三] (二)梵语 vāri。又作婆梨、波利、婆耶。水...梵名 Abhidharma-dhātu-kāya-pāda。凡三卷。印度世友造,唐玄奘译于龙朔三年(663)。又作说一切有部界身足论。...(经名)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左祇园先说法,文殊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连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辩...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一、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人。弘一大师称之为...
《地藏经》又给我们一个启示:地藏王菩萨每日清晨随顺人间,他就入恒河沙定。这个定包括好多定,恒河沙有多少沙子,...问: 怎么忆佛? 大安法师答: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这是吾人心识内具的能力。我们见闻觉知某个景物,这个景物便...
佛教里有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人身难得。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法华经》里就说了一个譬喻:盲龟值木,就是说,...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将推而极之,则义深数广,不可详究。故略而言...佛法告诉我们种善得善,种恶得恶之因果真理。在言说中,亦代表了心念的善恶真诚虚伪,若起心是善,是清净心,所谓无...很多人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心里不安,是因为生活太紧张,同时物质欲望太高,以致于每天忙碌追求、身心劳顿。长期生活在...
于诸法智无有疑惑
【法相辞典】
【于诸法智无有疑惑】 p0750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于诸法智无有疑惑者:显示世尊妙善了达一切法智,能随所应恒正教诲殊胜功德。谓于诸法怀疑惑者,无有堪能,随应教诲。唯佛世尊,证见诸法智善决定,能随所应,无倒教诲,无休废故。又云:于诸法智无有疑惑者:显示世尊了达当来法生妙智殊胜功德。谓于出过声闻等境微细善种,如瓦石中细金种子,如是等境,无颠倒相,皆遍知故。
上篇:于一切行成就大觉 | 下篇:于诸法相善巧菩萨 |
【教授】 p1013 如八种敎授中说。 二解 瑜伽十三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教授?谓五种教授。一、教教授,二、证教授,三...
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
发生佛顶
见道
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
一道神光
香严寺
金刚调伏天
南
婆利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大方广宝箧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昌臻法师《重温印光祖师偈语的体会》

你能够持他的圣号就已经得救了
怎样忆佛

人身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
游览寺院的四个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