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五种退没之相,天人退没于下界时,现五衰之相。...即指仁王经。此经系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示守护佛果及国土之因缘;受持解说此经则国界无灾难,故比喻仁王经为护国之宝...一谓一理,即是所通;门谓正教,即是能通。盖譬佛所说一乘之教,则能通于实相之理。[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 p54...(一)原名庆丰寺。位于陕西邠县城西十二公里。依山凿窟造像。大部分为北朝之作品,但有唐贞观二年(628)之题记。寺...谓菩萨自天上界降生于下界。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大三·六二三下):“尔时菩萨语天子言:‘(中略)我应下生阎浮提...除人界以外之世界。指地狱、饿鬼、阿修罗、畜生等四趣及天界。[正法眼藏出家功德] p6370...(术语)前生未了之因缘也。苏轼诗曰: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譬喻)正法能照破世之冥阇,譬以灯火。心地观经二曰:法宝犹如一切明灯。华严经二曰:能燃照世妙法灯。燃此法灯者...(杂名)佛为人天之师,而释迦为始,故名释师。...【行缘识四句分别】 p0609 瑜伽十卷十一页云:问:若行为缘,彼亦识耶?设是识者;行为缘耶?答:应作四句。或...(术语)但有比丘之名而无比丘之实者,谓无戒之僧也。大集经九曰:若无净持戒,漏戒比丘以为无上。若无漏戒,剃除须...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我们可以这样讲,从一种愿力来取代业力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念佛分成三个层次: 初学者他刚开始接触净土法门,他可能...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众生的层面来解释这个经文。我把这段《要解》念一下,非常重要...
传流 从第一次结集,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为最初律部。随后二次三次四次的结集。自此以后,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优...问: 何为忏悔。 答: 于三宝前发露已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也。 问: 或云悔过能消灭从前罪过,信乎。...接着我们来讲因果,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从前与后的关系看,叫作因果;从彼与此的关系看,叫作因缘。你和我的关系,...一:孝敬供养父母师长。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对于父母恩师长辈,我们不单要孝敬,而且要供养。 二:爱惜妻儿、...很多的同修,平时做回向,除了按照大德门制定的回向文回向之外,也加入了一些想要达成自我愿望的回向,这个无可厚非...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业能转不能转?如果定业不能转的话,那婆罗门女她求也没用,而...
所知障伏断位别
【法相辞典】
【所知障伏断位别】 p0743 成唯识论十卷一页云:所知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彼障现起,地前已伏。修所断种,于十地中,渐次断灭。金刚喩定现在前时,方永断尽。彼障现起,地前渐伏;乃至十地,方永伏尽。八地以上,六识俱者,不复现行。无漏观心及果相续,能违彼故。第七俱者,犹可现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转识,设未转依;无漏伏故;障不现起。
上篇:所调伏无量作意 | 下篇:所受疹疾宁可忍不 |
(界名)Naraka,又作Nāraka,即地狱与地狱罪人之梵名也。但诸师多以捺落迦,那落迦混而为一,慈恩分别之而以捺落...
五没
护国珠
一门
大佛寺
下生
余趣
未了因
法灯
释师
行缘识四句分别
名字比丘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三种层次的念佛人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各宗要略——律宗
忏悔常识问答
圣严法师《因果法》
人生应该做到的十件事
回向的诀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