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出自成唯识论卷九之四种定:(一)大乘光明定,此定所发之智慧,能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所诠之理、能诠之教、所...(术语)对于纵而言。空间的之别名。...(杂语)谓佛道之幽远也。法华经提婆品曰: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Angad, 1504~1552)原名拉希那(Lahina),为印度锡克教第二代祖师,亦即那那克之继承人。创制旁遮普语之果鲁穆...(譬喻)佛法广大难测,譬之以海。维摩经佛国品曰:当礼法海德无边。无量寿经上曰:深谛善念诸佛法海。大集经五十六...依据诸经一般的说法,法身是无相的,但依天台圆教的极意,则说法身决非无相,而是法性的理体具有依正色心,相相宛然...【烦恼非能对治】 p1194 瑜伽五十五卷十页云:复次烦恼非能对治。虽复经言:依爱断爱,依慢断慢;然非烦恼。但是善...“学林坊主”与“学寮坊主”之对称。指偏于僧堂修行而疏于佛法义理研究之僧人。亦为不通世情之禅僧之贬称。 p6555...【加行后起业道表无表有无】 p0527 俱舍论十六卷五页云:加行、后起、如根本耶?不尔。云何?颂曰:加行、定有表。...(术语)十使之一。无明能驱使人使流转于三界,故名使。...亦名:四科 子题: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戒相多途,非唯一轶。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若任境...(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自卑、自贱,看似两种不同的毛病,实则是一体的两面。 虚骄自...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 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
凡皈依佛法之人,无论男女,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爱惜物命。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前常住物;四、十方现前常住物。 一、常住常住物 是什么呢?比...
刚到新梅园圆通素食城(深圳店)时,感觉很是惊讶。一是惊讶其4000 m2的超大营业面积,这个规模在素食自助餐厅中极...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在这个分段生死的过程当中,往往看不到这样的广阔时空的轮回现...
学生们出国留学时要申请留学生护照;商人们出国考察时要申请考察护照;一般人们出国旅游时要申请观光护照。各种护照...
受句义
【法相辞典】
【受句义】 p0727 入阿毗达磨论上五页云:受句义者:谓三种领纳。一、乐,二、苦,三、不苦不乐。即是领纳三随触义。从爱非爱非二触生身心分位差别所起,于境欢戚非二为相,能为爱因,故名受。如世尊说:触缘受,受缘爱。此复随识差别有六。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五识俱生名身受。意识俱生名心受。由根差别,建立五种。谓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诸根悦受,及第三静虑心悦受,名乐根。悦、是摄益义。诸身不悦受名苦根。不悦、是损恼义。除第三静虑,余心悦受,名喜根。诸心不悦受,名忧根。诸身及心非悦非不悦受,名舍根。此广分别,如根等处。
上篇:受出离 | 下篇:受念住 |
(杂语)住持升座说法时,名客出众与住持问答:是曰问禅。...
四种定
横
悬旷
安格德
法海
法身有相
烦恼非能对治
丛林坊主
加行后起业道表无表有无
无明使
宗体四科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圣严法师《惭愧心》

宏海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本份事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恶业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推荐】深圳最大海鲜酒楼改卖素餐 看老板改变的心路历程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