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天魔与外道。共害佛道者。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行持钞下一曰:天魔外道尚不食酒肉。...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厦村西侧之灵渡山(大头山)上,与杯渡山相对。创建年代不详,仅知宋、明两代尝加修建,清道光二十...乃泛指禅宗无数则公案。“一千七百”并非实数,系根据景德传灯录中所载之一千七百零一人之传法机缘而来。 p2...(一)指大涅槃所具之三种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脱三者。依南本涅槃经卷二载,三德犹如伊字三点(悉昙伊字为)或摩...指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华严宗本立四种法界,为与能观之智对应,故别立三重法界,即:(一)理法界,即统摄万物形成之...(名数)支那天台道邃以下之八祖也。即天台兴道道邃,天台至行广修,国清正定物外,国清妙说元琇,国清高论清竦,螺...赞一佛乘之意。即赞叹唯一佛乘之法而教化于人。法华经卷一方便品(大九·九下):“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名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一方便品,第二安乐行品,第三寿量品,第四普门品。是法华一部之主要,故称曰四要品。此...(术语)法身虽无去来,而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名曰如来。...(天名)天女名吒罗佉,能藏金宝,故号宝藏。能祈祷之者,可获无尽之宝财。见宝藏陀罗尼法。...【如理分别】 p0577 世亲释四卷十八页云:如理分别者:谓正法中诸佛弟子闻正法类为因分别。...(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就是什么也不能要,不能吃肉,不能结婚,不能当官,不能发财...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杀业。以非杀无肉故,以钱雇人代杀故。...问: 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我现在挺愿意马上能去像极乐世界这样的一个地方,但有诸乐无有众...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僧: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源公:什么? 僧:那里风水不好...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何修行净土的教言。这里简单做个解释: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现为成见、价值观、思维模式、习惯等等行为结果的精神方面。如...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学佛,我说:你为何要学佛?他说:世间有苦。 那就有资格学佛...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念云: 以此供水及米粒,施与一切神鬼等众。惟愿是诸神鬼等...
非学非无学见智能杂不杂相
【法相辞典】
【非学非无学见智能杂不杂相】 p0722 大毗婆沙论九十八卷七页云:已说此三自性杂不杂相;今当说诸非学非无学见,是非学非无学智耶?答:应作四句。此见与智,互广狭故。此中初句,谓眼根者:惟能观视;非审决故。第二句,谓五识相应慧等者:有审决相,无推度相故。第三句谓五见世俗正见者:皆有推度审决相故。第四句谓除前相者:相、谓所名。如前广说。此复是何?谓色蕴中,除眼根,诸余色蕴;行蕴中,除有漏慧,诸余行蕴;及三蕴全,并无为法,作第四句。非学非无学见慧相对作四句,亦尔。非学非无学智能相对,自性等故;皆答如是。
上篇:非已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 | 下篇:非学非无学见与非学非无学智 |
(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ā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
天魔外道
灵渡寺
一千七百则公案
三德
三重法界
兴道下八祖
赞佛乘
四要品
法身如来
宝藏天女
如理分别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学佛就是要出离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