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五色之一。于密教所说六大之中,白色为“水大”之色。据大日经疏卷六载,洁白乃毗卢遮那之净法界色,一切众生之本...云何为慈?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胜乐。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诸慈性。名...(一)以清水譬喻清净之智慧,称为智水。反之,以浊水譬喻愚痴之烦恼,则称痴水。大日经疏卷八(大三九·六六七上):...【无有一切诸法体相】 p1087 瑜伽七卷十页云:于如来所说甚深经中,相似甚深离言说法,不能如实正觉了故;又于安立...指过去的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为冥界十王之第一王。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举,此王之本地为不动明王,系专司人间寿殁生死册籍,统管幽...(佛名)又谓之一切义成就。悉达太子之译名。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刺他悉达,唐言一切义成,旧言悉达,讹也。是世尊之...【一切法常或无常或非常非无常】 p0019 摄论二卷十一页云: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二执】 一般指我执与法执,又作我法二执、生法二执。小乘说一切有部等主张法体实有,故仅揭出‘我执’之说;大乘...【见无上】 p0639 集异门论十六卷三页云:云何见无上?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往观轮宝、...(衣服)缠于腰者。寄归传一曰:赤脚敢曼。慧琳音义八十一曰:敢曼,梵语也。遮形丑之下裳。如此方之禈裤,一幅物,...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十分热闹的街道,贩卖着各种...
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就有不吉祥的事情,所以都很不爱乌鸦。 其实,乌鸦是非常吉...
清明时节,国人有追终慎远、感恩祖先的传统,但大多数人喜欢杀鸡宰鱼,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且不知因后裔杀生致祭,...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 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即将踏上伐楚的征程。秦王嬴政亲自送行。临行的时候,王翦请求秦始...
《楞严经》中念佛圆通章中说:若诸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阿弥陀经》也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菩萨戒本经》 ) 若菩萨包含在家...
非得
【法相辞典】
【非得】 p071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七卷十一页云:已随本文辩诸得相,当更随义显诸非得。若法、有得;彼法、有非得。若法、无得;彼法、无非得。获、成就,非获、非成就,说亦尔。由此一切有情数法,及择灭、非择灭,有得、非得,有获、非获,有成就、非成就。一切非有情数法、及虚空、无为、则皆无有得非得等。又于自相续法,有得有非得等。于他相续法,无得非得等。此中过去未来法,各有三世非得。现在法,惟有过未二世非得。以可成就法,在现在世,必成就故。得与非得,更互相违,不俱起故。善不善无记法非得,皆惟无记。三界法非得,皆通三界。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法非得,皆惟非学非无学。见所断修所断不断法非得,皆惟修所断。是谓非得略毗婆沙。如彼广说。
上篇:良慧喩补特伽罗 | 下篇:非显 |
(鬼类)梵名Knnti,又作睾帝。译言何所。十罗刹女之一。形像为女形,衣色红青,右手把裳,左手持独股,如打物形,...
白色
慈
智水
无有一切诸法体相
七佛
秦广王
一切义成
一切法常或无常或非常非无常
二执
见无上
敢曼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染布的譬喻

像微尘那么小的功德,我们也应随喜赞叹

【推荐】清明时节该如何祭祀祖先
修行人要把握当下这一念

修悟的下手处
给自己抹点黑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