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五大尊之总印总明。又作五大尊总摄印明。即结外五股印,诵慈救咒。此系师传,故仪轨未载。依深秘释义,外五股印之二...(杂语)Rājan,又作曷罗惹。译曰王。梵语杂名曰:王梵名,罗(引)惹。又曰:大王梵名摩贺罗(引)惹。守护国界经...即赤黑色。系比丘染制袈裟所用三种如法色之一。印度人称为乾陀(赤多黑少)色。据摩诃僧祇律卷十八载,木兰色与青、...梵名 Sijha-nādika-sūtra。全一卷。佛陀扇多(梵 Buddha?ānta)于元魏正光六年(525)译出。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简称邪性定、邪定、邪定聚、邪聚等,为三聚之一。...(地名)铁围山也。...(人名)Saṁgha-pāla,译曰众养。扶南国僧,来齐都,住于正观寺,为求那跋陀罗之弟子。梁天监五年,敕召于杨都,...更互摄者,色蕴摄几界几处,十全一少分,受蕴摄几界几处,一少分,如受蕴想行蕴亦尔。识蕴摄几界几处,七界一处,眼...行事钞·四药受净篇:“护净法。前护恶触;……二、明自煮;……三、明内宿;……四、明内煮。”(事钞记卷三四·六...(经名)妙法莲华经之略称。法华经法师品曰:若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当知佛所使愍念诸众生。...义净,俗姓张,名文明,唐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地区)山庄人。十四岁出家,即仰慕法显、玄奘西行求法的高风。及从慧智禅...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能够学佛,是人生的最大幸事。佛菩萨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修行的法门和成佛的过程,我们人人都是佛,只是佛性被...
我们再看看什么叫涅槃,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谓由断除烦恼,尽除生死,所显清净无染、不生不灭之境界,于中...1.真、善、美是有次第的。真是原原本本、是实相。在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真正的善,美是善的升华。 2.现代许多人欲...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无论是已经得到的,或者是没有得...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到单位,让同事做出选择: 1、今天一次性给你100万元。 2、今...
婚前同居通常是指男女在恋爱过程中,未经结婚登记,而共同居住在一起的情况。婚前同居得不到法律上的承认,有很大的...导读: 岁月悄悄地流逝,不知不觉中,皱纹蹑手蹑脚地爬上了你的面庞,这是多么令人苦恼。为什么你总比别人老得快一...
《华严经》八十万字,皆为甚深广大法界因缘与因果,非常难以明了。这大福报就好像电能一样,因电压很高,不能直接转...
究竟
【法相辞典】
【究竟】 p0701 大毗婆沙论三十三卷十六页云:此中何故名究竟耶?答:世尊或时于道说究竟声;或时于断说究竟声。出世因果、俱究竟故。于道说究竟声者:如世尊说:一类聪慢者,不能知究竟,彼不证道故;不调伏而死。一类者、谓外道。彼实愚痴,自谓聪慧,而生憍慢;名聪慢者。究竟者、谓勤勇究竟。彼于此究竟,不如实知见;名不能知。八支圣道,说名为道。彼于此道,不能证故。不调伏而死,谓有烦恼生,有烦恼而死。不得真实调伏道故。于断说究竟声者:如世尊说:已到究竟者、无怖无疑悔。永拔有箭故。彼住后边身。此是最究竟、无上寂静迹,清净不死迹。诸相皆尽故。究竟者、谓事成究竟。
上篇:妙行清净寂默差别 | 下篇:究竟迹 |
止持与作持。为戒律之两大类。又称止作二持、止作。(一)止持,止者制止,即制止身、口,不作诸恶。依止而保持戒体,...
五大尊总印明
罗惹
木兰色
如来师子吼经
邪性定聚
娑迦婆罗
僧伽婆罗
更互摄
护净法
妙法华经
义净(635—713)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学佛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一切就在自然中---圆慧法师法语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

【推荐】婚前同居的危害
七个使人衰老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