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又作竺仙和尚天柱集。元代临济宗杨岐派僧竺仙梵仙(1292~1348)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竺仙和尚语录内。文...梵语 ?ākya-sijha。为释尊之德号。释尊为人中之王,于三界中得无畏自在,如兽中之狮子王,故称释师子。略出经卷一...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若不故作,若眠触令觉,若出入行来,若扫地误以杖头触他者,无犯。”(含注戒本卷...又作圆光、现起光、放光。佛菩萨身上所发之光焰,恒常不灭,乃非寻常之光,故称神通光。法华经序品(大九·二中):...(术语)女性变成男子也。女子有五障,非成佛道之器,其成男子,或于现身得之,或生于净土而得。诸佛各有变成男子之...亦名:受日五缘 子题:三宝境界受日缘、道俗病患生善灭恶受日缘、父母大臣受日缘、衣钵药草受日缘、病重不堪受日听...略称济宗。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以唐代临济义玄(?~867)为宗祖。属南宗南岳法系。义玄先参黄檗希...《四分律行事钞》,具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唐释道宣(596~667)撰。作者为律学南山宗的创始人,本书钞...为有为法之别称。有为法,谓因果生灭相续,必有结果,故称“有为法”为有果。俱舍论颂疏卷一(大四一·八一九中):...(杂语)译曰杀贼。杀害烦恼贼之义。嘉祥之观经疏下曰:天竺三相近:阿罗诃Arhat翻应供,阿罗汉Aruhan翻无生,阿卢...凡三卷,或六卷。唐代道宣撰,书成于贞观十九年(645)。收于卍续藏第六十四册。又称比丘尼钞。系研核四分律中有关...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一僧曰,汝学佛法,独不闻未成佛果,先结人缘,汝虽明佛法,其...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数年前,我在为佛学班上课时,学生中有一位弱视青年。 他一眼盲,一眼弱视,读经时仅能以单眼微弱的视力,用几乎贴...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圆权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晚年的时候也学佛,就买一个很大的花园成立一个念佛堂,给大家...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多修行人在正式拜师之前,都很迷茫。 慧广法师答: 刚刚看到一...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是萌发理想的时代。历史上,大凡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追溯其少年时代的成...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那里?现在请问心在...
身心麤重安息
【法相辞典】
【身心麤重安息】 p0678 显扬七卷七页云:身心麤重安息者:若由身疲倦,起身心麤重;则易夺威仪,令得安息。若由极寻伺,起身心粗重;则内修寂静,令得安息。若由励意极摄敛心及沉下心惛沉睡眠缠,起身心粗重;则修慧观及净胜作意,令得安息。若由自性未断烦恼,顺烦恼品身心粗重、随逐不离;则正修圣道,令得安息。
上篇:身识缘共相境 | 下篇:身器清净三因 |
(杂语)净佛国土者,维摩经佛国品所谓若菩萨愿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土即菩萨成佛时感得之国土...
天柱集
释师子
击擽他戒开缘
神通光
变成男子
安居受日五缘
临济宗
四分律行事钞
有果
阿卢汉
四分律比丘尼钞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眼明心却盲

蕅益大师示念佛三昧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