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现观义】 p0951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决定义、是现观义。...(860~930)唐末五代临济宗僧。河北人。为兴化存奖之法嗣。住汝州(河南)宝应禅院南院。后传法于风穴延沼。据宗统...(术语)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华严大疏曰:往复无际...【智】 p1151 如六种福智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所言智者,谓出世间加行妙慧。 三解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即说一切有部所立十四不相应法中之“得”。谓一切有情法系于人身而不离,故喻为绳,称为得绳。例如造善恶诸业,一旦...【遂求戒】 p1247 瑜伽四十二卷三页云:云何菩萨遂求戒?当知此戒、略有八种。谓诸菩萨、自谛思惟:如我悕求,勿彼...(杂语)佛将说法华经眉间白毫放光明照东方世界之数量也。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五根五力差别】 p0279 辩中边论中卷十四页云:如前所说顺解脱分,既圆满已;复修五根。何位修习顺决择分?为五根...(印相)时处仪轨曰:智拳印者,所谓中小名之三指握拇指,柱头指大背,金刚拳乃成。右拳握左头指一节,面当于心,是...指外道所执着之邪见。以佛教之立场而言,一切佛法以外之教说主张,凡有所偏执者,均属外执邪见,诸经论中多处引载评...梵名 Uttara。又作嗢呾罗、郁多罗。意译作上。南印度珠利耶国人,为阿罗汉,得六神通,具八解脱。大唐西域记卷十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有哪些替代放生的方式? 如果没有条件放生。可以用以下这些方式替代放生,虽然不是直截了当地...秋收之后,毗弥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里为小狗抓跳蚤。悄然一瞥,远方一个落寞的身影,萧飒如枯叶飘零悠悠穿过巷弄曲径...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安养、清泰,这些都是极乐世界的表述。 安,怎么叫安?极乐...
经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僧服不随俗流转,世出世间无价宝。 在衣食住行无时不向奢...
编者按:值上传下印上人示寂百日,传印长老嗣法门人并侍者性然法师将长老晚年事迹及往生过程详尽口述,并由宗性法师...
我们来看看,要什么因缘会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慧,这个地方我们哪些因缘要避免,哪些因缘要去追求。智慧对我...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么个个性,难调难伏,这不是我...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种心态,二利的心态能够对治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心毒。比随喜和谦虚心态更高境界的...
邪见圆满五相
【法相辞典】
【邪见圆满五相】 p0673 瑜伽五十九卷十五页云:何等名为邪见五相?一、有愚痴心。谓不如实了所知故。二、有暴酷心。谓乐作诸恶故。三、有越流行心。谓于诸法,不如理分别推求故。四、有失坏心。谓无施与、爱养、祠祀等,诽谤一切妙行等故。五、有覆蔽心。谓邪见缠之所覆蔽,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出离故。于此五相,随阙一种,即非圆满邪见之相。具一切分,乃名圆满。
上篇:邪见与邪智 | 下篇:邪见根本业道 |
(经名)般若三藏译四十华严之别称。唐贞元年中翻译,故有此名。...
现观义
慧颙
一真法界
智
得绳
遂求戒
万八千世界
五根五力差别
大日金轮觉胜印明
外执
嗢怛罗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放生条件不具足,有哪些方式可替代呢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虚云老和尚: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

性然法师:恩师传印上人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哪八种过失会让我们不能生起智慧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发无上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