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诸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名念根。复次学念无学...(名数)对于三恶道而立三善道。由善业所赴,故名善道。一、天道,由上品之善所赴者。二、人道,由中品之善所赴者。...诸经皆有通别二序,在通序(又名证信序)里,举出六件事以资证明此经确乃佛亲口所说,称为六成就。例如金刚经之经首说...梵名 Mahāsavghavinaya。凡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略称僧祇律。意译大众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为...(术语)三举之一。恶比丘破戒不肯忏悔,众僧谕之,指为妄陈滥说,我不忏悔。此不忏之人,为极恶者,因举治之而摈于...(术语)阿赖耶识有生一切之法之功能,谓之种子,自此种子生色心之法谓之现行,复指所生之法而谓之现行。现行法之略...【相待假】 相待之法,无自体,例如长待短为长,则无长之自性,短待长为短,则无短之自体,长短共无实之体性,而相...指生佛一如,即法界众生虽成佛而生界不减,佛界亦不增。或谓生、佛二界共为无量无边,生界无边,故众生成佛而生界不...(地名)唐书西域传注曰:玄奘纪之尼连禅河,今为申河矣。...巴利名 Thūpavajsa。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以外之著作。十三世纪锡兰比丘伐其沙拉(巴 Vācissara)着。主要叙述释迦...以人之性譬诸木而谓根,根之发动处称为机。修行之进止,教法之兴废,乃由此根机之如何而定。(参阅“机”6249) p4...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样的相?是否就是自己平时供奉的佛像的样子? 大安法师答: 对...
大家经常念的《觉林菩萨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要想了知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三...
我们的身体经常在不断地变化,其实我们的念头也一样,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川流不息、变迁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
农历七月初二是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圆寂日。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法名袾宏,...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有限,在自己不会选择的情况下,最保险的就是随大流,谁的名...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问: 有时看到畜生道的众生,我们在心里为它默念阿弥陀佛,做三皈依,这样是不是就算为它们授了三皈依和种下金刚种...
住处障
【法相辞典】
【住处障】 p0660 瑜伽二十卷二十一页云:住处障者:谓处空闲,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总名为住。依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复有四种障碍。一、毗钵舍那支不随顺性,二、奢摩他支不随顺性,三、彼俱品念不随顺性,四、处所不随顺性。若谓己聪明而生高举,不从他闻顺观正法。是名毗钵舍那支不随顺性。若不安静身语意行,躁动轻举,数犯尸罗,生忧悔等;乃至不得心善安住。当知是名奢摩他支不随顺性。若有妄念增上力故;于沉掉等,诸随烦恼,心不遮护。当知是名彼俱品念不随顺性。若有近习五失,相应诸坐卧具;当知是名处所不随顺性。或于昼分,多诸喧逸;于夜分中,多蚊虻等众苦所触。又多怖畏,多诸灾疠,众具匮乏,不可爱乐,恶友摄持,无诸善友。诸如是等,名住处障。
上篇:住相 | 下篇:住处悭 |
(杂语)黑闇之室。...
念根
三善道
六成就
摩诃僧祇律
不忏举
现行
相待假
生佛不增不减
申河
塔史
根机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为何说地藏菩萨早已成佛

只要改变观念,前程就会跟着转变

莲宗八祖莲池大师圆寂纪念日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