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次殒者:舍身形故。终者:临死时故。丧者:若于是时,尸骸犹在。没者:若于是时,尸骸殄灭。又丧者:据色身故。殁者:据名身故。寿退暖退者:将欲终时,余心处在。命根灭者:一切寿量,皆穷尽故。死者:其识弃舍心胸处故。殂落者:从死已后,或一七日,或复经于二三七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又曰惑业苦。依贪瞋无明之烦恼而造善恶之业,依善恶之业而感三界之苦乐,又依此苦果之身而造起烦恼之业。如...(杂语)一切经之初,置我闻二字者,息世之执竞,且证亲闻之无谬。我者阿难自谓也,注维摩经一:什曰:若不言闻,则...尽智者,谓由因尽所得智,或缘尽为境,所以者何?由有尽故而起此智,名为尽智,或缘尽为境故名尽智。此义意言,于此...佛虽然对世人说了八万四千法门,但所说都是亲证之境,不是言语文字所能描述,而且所说之法,本来如是,非佛创说或是...梵语 ?arana,巴利语 sarana。又作皈依。指归敬依投于佛、法、僧三宝。归依之梵语含有救济、救护之义,即依三宝之功...全一卷。宋代曹洞宗僧一辩(又称一辨,1081~1149)问,慈云觉答,林泉从伦附颂。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青州普照...(天名)欲界六天之最下天,在须弥山半腹之四方,有天主四人,谓之四天王:东曰持国天王,南曰增长天王,西曰广目天...【相随好】 p0837 杂集论十四卷三页云:相随好者:谓依止静虑,于相随好庄严所依示现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人名)天亲菩萨之梵名。...(一)(889~955)唐末五代僧。长安贵胄里人,唐之宗室,俗姓李。母许氏为求子嗣,常持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日,梦...(术语)Upādhyaya,正音邬波驮耶。译曰亲教师。常云和尚是也。秘藏记本曰:天竺呼有智僧为人师者,为拔底耶。拔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雪岩祖钦问弟子高峰原妙:日间浩浩时你做得了自己主人吗?高峰答:做得主。雪岩又问:睡梦中做得主吗?高峰也答:做...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人持佛法戒行。教人事佛。令入泥犁中者。] 佛对阿难说:有人用...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对于我们而言,虽然学佛了,问出这样的话,...
有种子为因,就会有果报,不是吉祥之力使然,因此不应该执着吉祥之相。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经...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一样,分类不一样,分的粗细不一样。四众...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夫工作,儿女读书。丈夫一回到家,都跟太太说:「你真幸福,一...
佛法进入末法的时候现在我们已经快三千年了,进入末法已经有两千年了,将近两千年了。这个时候已经恶法很盛行,善法...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的力量,更有着出众的智慧,同时心中时时怀着普济众生的悲愿。...
死位差别
【法相辞典】
【死位差别】 p0619
上篇:死相差别 | 下篇:死后非断 |
(名数)一阿练若,二乞食,三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六不择家食,七守三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着补...
烦恼业苦
我闻
尽智
一字不说
归依
青州百问
天王
相随好
婆薮槃陀
道丕
拔底耶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主人在何处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正知因果才能获得大吉祥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剩菜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