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八卷四页云:云何有轭?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诸愚夫无闻异生,于有集没味患出离,不如实知。彼于有集没味患出离不如实知故;于诸有中所有有贪有欲有亲有爱有乐有闷有躭有嗜有喜有藏有随有着,缠压于心。是名有轭。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谓诸佛国土之庄严清净。法华经序品(大九·三下):“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禅苑清规卷一]...(名数)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术语)梵语,舍罗婆迦Śrā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又作五个五百年、五个五百岁、五五百岁。乃一种宗教史观。类似者有“正、像、末”三时之说,如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宋代汾阳善昭禅师将学人之问话分类总为十八种。又作汾阳十八问。即:(一)请益问,乃直接向师家问法,请求指导。(二...即涅槃经所说之菩萨僧。为“世和合”之对称。和合,指和合僧、僧团、教团。世和合则指声闻僧。涅槃经主张“佛性常住...(术语)学道修行也。又道德之行也。维摩经嘱累品曰: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净影大经疏上曰:内心求道,备有...为密教修法中,结诵佛眼尊根本印言之加持作法。又作佛部母加持。佛部母,即佛眼尊。密教修行者以加持念诵之功德奉献...(术语)言语为诠义理者也。...【法相】 指诸法所具本质的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唯识宗的特质在于分析或分类说明法相,故又称法...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具备杀心、杀缘。杀心就是你动了杀死对方的心,杀缘指的是拿起...
我们先把这个净土宗的修学,做一个总相说明,我们待会再来回答个别的问题。这个地方大家有没有问题?也就是说临终的...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自从学佛以后,我一直行持着吃素戒杀等善法,并常劝谏他人吃素,爱护生灵,哪怕是...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对待家人,我们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不是大呼小叫,就是懒得搭理。因为太过熟悉了,而不知珍惜。你快点...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者太消极,我们该如何去平衡这个概念呢? 慧广法师答: 说句好...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时候要穿衣,也要吃饭,也得有个住处。这就是助道因缘,资助你...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人只要到了火葬场,你浮躁的心就会很快安静下来,把名利和财...
有轭
【法相辞典】
【有轭】 p0537
上篇:有罪 | 下篇:有漏 |
(杂语)谓佛紫磨金色之身,有忍辱柔软之相。忍辱者,为有情非情所被,堪忍痛恼,不起瞋恚忿怒也。...
严净
四土
声闻
五眼
五五百年
十八问
第一义和合
道行
佛母加持
言诠
法相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净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

中国十大著名寺院
圣严法师《温柔对待亲爱的人》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