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蕴足论九卷十一页云:云何色界受?谓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色界受。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不大揣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大揣者,非口不容受也。”(事钞记卷二五·四○·一九)...(术语)心法四分之一。心体变为所缘之境相者。在心理学摄所谓一切之客观。...(术语)依华严十玄门之意,则念劫融通,十劫亦一念须臾之顷,然则弥陀之成佛,由凡情观之,为十劫之往昔,自普贤眼...二智之一。又作权智。为“实智”之对称。指熟达方便法之智。亦指行善巧方便之智。据大乘义章卷十九载,了知三乘权化...【五事胜劣分别】 p0276 瑜伽七十二卷十二页云:问:如是五事,几劣?几胜?答:三、通二种。真如、唯胜。清净所缘...(术语)Praśākhā,又作钵罗赊佉。胎内五位之第五,托胎后第五之七日至于产出之位也,译曰支节,又曰支分。眼耳...(行事)五日讲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为始,终于五日之朝座。又,合开结二经而为十讲。惟以讲法华经八卷为主,...亦名:作法具缘 子题:羯磨十缘之义独出业疏、对首心岸十缘、受衣法十缘、众法心岸十缘、说戒羯磨十缘 羯磨疏·集法...(真言)又云楞严咒。首楞严经所说之白伞盖佛顶咒也。...(术语)别异之部类,谓宗派等。异部宗轮论述记上曰:异者别也,部者类也。人随理解情见不同,别而为类,名为异部。...(名数)又曰四种广说,四大教法。四分律四有四种广说。第一广说。若比丘作是语,长老我于某村某城,亲从佛而受持不...(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是躁妄心,用急迫的心希求神通,希求感应,希求瑞相,希求善...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但是这桩事情难以相信。他建立不了信心,他就感通不了,感通不...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识下手,它从第六意识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错,因为你挑战第七意...
佛陀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今天就讲到中道的实相,这是不偏空也不着有的一个中道...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叫极乐?就在于无有众苦但受极乐。极乐就是超越了现象界,苦乐对待的那种绝待的乐,那种法性的乐...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恒传法师答: 阿弥陀佛,走神的情况下一方面说明定力不够,...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断分别」就是断除心中的不平等,就是修无分别智。这...
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它的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好一点也是梦,坏一点也是梦。这些都可以一概放下的,去搞什么...
色界受
【法相辞典】
【色界受】 p0567
上篇:色外处 | 下篇:色取蕴 |
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
大揣食戒释名
相分
十劫须臾
方便智
五事胜劣分别
钵罗奢佉
五日八讲
羯磨十缘
佛顶咒
异部
四种墨印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中道实相是佛所要说的真实义

极乐世界何故名为极乐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