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卷七页云:复虽说言:有过去色,有未来色,有现在色,如是乃至识亦尔者;此亦依三种行相,密意故说。谓因相,自相,果相。依彼因相,密意说有未来。依彼自相,密意说有现在。依彼果相,密意说有过去。是故无过。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不动行】 p0319 法蕴足论十卷五页云:云何不动行?谓四无色定诸有漏善,是名不动行。...【世间衰盛及出世衰盛】 p0517 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恶趣因果,名世间衰。善趣因果,名世间盛。又世间坏及世间成...(术语)末那识之异名。分八识为三种,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末那识为第二能变,余之六识为第三能变,心识对于...梵语 duhkha-duhkhatā。三苦之一。有情之身心,本来即苦,更加以饥渴、疾病、风雨、劳役、寒热、刀杖等众苦之缘而...【善巧方便波罗蜜多】 p1149 显扬三卷四页云:第七、善巧方便波罗蜜多。谓诸菩萨、以此方便、或由随顺,或由违逆,...(名数)一、常住三世净妙法身,是大日也,二、金刚坚固自性身,是阿閦也。三、福德庄严圣身,是宝生也。四、受用智...位于山西太原西南二十公里龙山上。为北齐天保七年(556),宏礼禅师创建。相传有二童子见此山石,俨似世尊,遂镌佛...【迷苦有十随眠】 p0943 瑜伽五十八卷十一页云:云何迷苦有十随眠?略五取蕴、总名为苦。愚夫于此五取蕴中,起...又作笔受。即于译场听受译主之言,而以汉文笔录下来。因传来我国之佛经皆为梵文,须经翻译,国人始能知之,然通达汉...(名数)一行之大日经疏,处处以浅略释与深秘释解教义,又不可思议(僧名)之供养次第法疏末,就阿字本不生之说者立...(杂名)法事之坐席也。楞严经一曰:法筵清众,得未曾有。北齐书杜弼传曰:四月八日,魏帝集名僧于显德殿,讲说佛理...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导读: 岁月悄悄地流逝,不知不觉中,皱纹蹑手蹑脚地爬上了你的面庞,这是多么令人苦恼。为什么你总比别人老得快一...
恐惧,是理智与快乐的杀手。 粉碎恐惧,乃至恐怖,这是学禅的重要一环。 我曾蹒跚学步,恐惧于跌倒;我曾学步登高,...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作业之场。 个个烧鹅煮鸭,每每宰杀猪羊。 巧者持刀出血,拙...
昔日,佛在罗阅祇城比留畔迦兰陀尼波僧伽蓝弘化。在优连聚落有一处泉水,水中有一毒龙名叫酸陀梨,极为凶恶,施降冰...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睒弥城东南瞿师罗富家长者所布施的林园中。 一天,婆磋国优填...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生物、家养牲畜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被人类吃,不是这样的。出于慈悲心和孝顺心,我们应...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
有过去色有未来色有现在色
【法相辞典】
【有过去色有未来色有现在色】 p0562
上篇:有受尽相种及无受尽相种 | 下篇:有过去界有未来界有现在界 |
亦名:杂碎戒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多论云,以十二年前常说一偈,今说五篇名为杂碎。”资持记释云:“若据律缘,...
不动行
世间衰盛及出世衰盛
第二能变
苦苦
善巧方便波罗蜜多
五佛五身
童子寺
迷苦有十随眠
笔受
真言四释
法筵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七个使人衰老的原因

粉碎你心中的恐惧

普庵祖师戒杀文

佛陀度化毒龙的故事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吃素的原因来自两个最起码的认知
聪明的父母只需教孩子三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