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二卷十页云:若法,所治若有;生已无灭。所治若无;灭已有生。彼法名有所对。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菩萨戒经说菩萨修头陀行时,及游方而往来百里千里,宜常以十八物随身。一杨枝;二澡豆,和水洗手之豆粉也;...(术语)五相第一通达本心之真言也。连华部心轨曰:诸佛同音言:汝应观自心。既闻是说已,如教观自心。久住谛观察,...【世俗智所缘】 p0512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世俗智何所缘?谓缘一切法。何故世俗智缘一切法?答:世俗智知一切法,...(一)禅林用语。谓抛下手中之物。又作放下着(着,语助词)。即指离弃一切邪念、妄执,达于解脱自在、了无牵挂之境界...谓于欲境诸贪等贪。乃至贪类贪生。总名欲界。复次欲贪及欲贪相应受想行识。并所等起身业语业。不相应行。总名欲界。...位于四川峨眉。创建于四世纪,唐时称牛心寺,明洪武元年(1368),广济禅师加以修复后,改名为清音阁。寺院附近满布...(术语)粗恶之语。又佛有大小乘之二教,小乘之教,谓之粗言,又有劝诫之二门,诫门之教,谓之粗言。涅槃经二十曰:...【弘济】 p0527 佛地经论五卷十页云:以胜一切声闻等故;救度一切诸有情故;长时积集福慧资粮所成满故;说名弘济。...(术语)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现法。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探玄记三曰:光明亦二义:...又称三三昧耶观。乃密教之教义。即观佛、法、僧,或身、语、意,或心、佛、众生三者平等。广义之三平等观以三密摄一...【昏沉睡眠盖】 p0829 法蕴足论五卷十七页云:云何昏沉睡眠盖?谓身重性,心重性,身无堪任性,心无堪任性,身...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当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时,有一天来到南海普陀山,看到那里三五成群的和尚拿化缘的钱来赌博,有的甚至还抽烟,乾隆对...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於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
问: 请教法师,什么叫功夫成片?经论中有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常常听说要想往生有把握,最低要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才...诸位的病苦,当然首先引起了我的痛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还能来共同修学佛法,这不能不说太难得!佛菩萨的慈悲,...《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念头所建立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的心,离开念头就没有外物,...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两足尊。哪两足?智慧...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唯识所现, 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它会如实的什么叫...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
有所对
【法相辞典】
【有所对】 p0541
上篇:有神变 | 下篇:有所缘 |
(仪式)入龛三日后,移龛于法堂读经,是为移龛佛事。见象器笺十四。...
十八物
彻心明
世俗智所缘
放下
欲界
清音阁
粗言
弘济
光明
三平等观
昏沉睡眠盖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乾隆皇帝遇观音的故事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吗
从心不苦到身不苦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惟贤长老《三皈的广大意义》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