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戒现观】 p0692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云何名为戒现观?谓圣所爱戒。于恶趣业、已得决定不作律仪故。 二...(术语)一实之教法也。教法能乘人到涅槃之岸,故曰乘。...【转依有五种不可思议性】 p1411 显扬八卷二页云:然此转依,是常住相,不可思议无二所显。此不可思议性,复有五种...梵名 Ksānti-vādi-rsi,巴利名 Khanti-vādi-tāpasa。又作羼提波梨(梵 Ksānti-pāla)、羼提和(梵 Ksānti...螺贝,在召集大众时吹之。...(术语)言处于中也。即非空非有之中道。瑜伽论释曰:如来出世,随宜为说处中妙理。...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今约上文十岁、十八二女受学年满受具者,义须推之。如十八式叉,年初即受。明年十九,后年二...【八现观边忍】 p0081 品类足论一卷六页云:诸所有见者:且诸智亦名见,有见非智。谓八现观边忍。一、苦法智忍。二...(一)原为一切用具之总称,即可供容盛物品或使用之具;于佛教经典中,常用以喻指堪受教法或善能弘法之机根,故又称为...梵语 trayah samādhayah,巴利语 tayo samādhī。又称三三摩地、三等持、三定。指三种三昧。三昧,禅定之异称。依...(名数)一阇那首那梵志,二婆私吒梵志,三先尼梵志,四迦叶梵志,五富那梵志,六清净浮梵志,七犊子梵志,八纳衣梵...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又是一年清明节,姐弟们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常一样,念佛的念佛,不念佛的就烧些纸钱。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惨,因而断绝爱欲,更能不被世间一切假相所执迷: 第一:新死...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财布施。很多人非常愿意外财布施,但是不一定愿意布施内财。 ...
问: 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往内归就是不生灭,往外就是攀缘,那这个原理在哪个地方?可...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六祖坛经》上讲,迷即众生,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佛...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立定誓愿。四、读诵礼拜。五、如教明证。 在律上说忏悔要具足...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我要回家了!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像我这么坏的人还能修行...
欲界
【阿毗达磨辞典】
谓于欲境诸贪等贪。乃至贪类贪生。总名欲界。复次欲贪及欲贪相应受想行识。并所等起身业语业。不相应行。总名欲界。
上篇:于欲身心俱不离 | 下篇:于诸有情众生胜类无羞无愍 |
(故事)昔优婆鞠多度人无数,算其人之筹量,盈纵横六丈之室云。付法藏传曰:优波鞠多化度无量众生,皆悉获得阿罗汉...
戒现观
一实乘
转依有五种不可思议性
忍辱仙
贝
处中
式叉摩那学戒年数
八现观边忍
器
三三昧
十仙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戒淫九想观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你一天到晚看别人,就容易起烦恼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拜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