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三卷七页云:有出离者:谓有犯已;制立如法,还出离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人命欲终时,有风气,解支节如刀,名为刀风,所谓断末魔之苦也。正法念经六十六曰:见命终时刀风皆动,皮肉...(行事)于佛前奏管弦之讲社也。印度似有此风。长阿含经第十叙帝释天执乐神般遮翼,至摩揭陀帝释窟弹琉璃琴。中世盛...子题:具戒顿受唯许僧中不开尼众、式叉以十戒为体、式叉六法满净 济缘记释云:“受有缺者,即缺行也。诸下,总判。...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杂名)此石广大,故云山。...(665~713)唐代僧。温州永嘉(位于浙江)人,俗姓戴。字明道。号永嘉玄觉。八岁出家,博探三藏,尤通天台止观。后...(名数)一害自身。二为智者所呵。三恶名流布。四临终后悔。五死而堕于恶道。见四分律五十九,三藏法数二十三。...【五种反报利益】 p0275 显扬八卷六页云:报恩者:谓菩萨摩诃萨、于有恩有情所,起于五种反报利益。何等为五?一、...【有执受】 即是有感觉的意思。亦即被心、心所法所执持的众生之身体。反之,则称无执受、非执受。俱舍宗认为有生命...(杂名)梵语偈陀,此译为颂。梵汉双举云偈颂,吴音也。梵之偈陀如此方之诗颂,字数句数有规定,以三字乃至八字为一...凡三卷。宋朝施护译。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册。内说毗卢遮那佛住于一切如来三昧界中时,金刚手菩萨请问秘密法仪之要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五德养性,是指根据仁、义、礼、智、信来养自己的性。肝里边藏仁,心里边藏礼,肺里面藏义,肾里面藏智,脾里面藏信...
你能够没有妒嫉心、没有障碍心,你就不会有烦恼了;能够不起嗔恨心,你已经从中得到很多,已经逐渐地往成道的方向走...
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心,对自己的心作开示。因为我们的心经常被种种分别念的波涛扰乱着,如希求名声、利益和安乐等等,...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扬其懈怠,而俾生欣乐。然后久在泥涂,始嫌污秽。乍闻净妙,浚...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注出,则大士恩泽,遍沾群萌矣。随即与玉仙书,说其所以,并将...阿难问佛,何者是病?佛言: 1、随恶人言是病。2、邪妄谄曲是病。3、言语伤人是病。4、贪爱色欲是病。 5、杀害众生...
阿弥陀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蒙阿弥陀...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春节本为欢聚日,却有伤心离别事。足见世事无常! 古人说:...
有出离
【法相辞典】
【有出离】 p0541
上篇:有可依 | 下篇:有学业 |
(杂名)种种之事物也。敕修清规月令须知曰:岁终结呈诸色簿书。...
刀风
管弦讲
式叉摩那不受六法不得受具
三三昧
沃焦山
玄觉
破戒五过
五种反报利益
有执受
偈颂
秘密相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五德品格缺失,身体就会产生疾病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

【推荐】听经闻法对我们极为重要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不断地讲世间的苦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人的十二种病

欣往西方 厌离娑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