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三卷七页云:云何名为由正思择食于所食?正思择者:如以妙慧、等随观察段食过患。见过患已;深生厌恶,然后吞咽。云何名为观见过患?谓即于此所食段食,或观受用种类过患,或观变异种类过患,或观追求种类过患。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谓人天之八种有情。即:刹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众、忉利天众、魔众、梵天众等。[长阿含经卷三、...为密教表示菩提心依次转升的五种阶段之用语。密教之修行者发菩提心时,自因至果转升之次第,分为五阶段,配合悉昙字...(一)指增一阿含经序品、大乘义章卷十一末等所说之慈(梵 maitrī)、悲(梵 karunā)、喜(梵 muditā)、舍(梵 ...指护持寺院之檀越。檀越乃梵语 dāna-pati 之音译,即一般通称之施主。(参阅“施主”3828) p2419...(术语)极乐之池中及须弥山与七金山之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无量寿经上曰: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人名)Droṇa巴,Dona,婆罗门名。佛于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一、退法罗汉,即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的人; 二、思法罗汉,即惧怕会退失所得之证果,便想方设...(杂名)坟墓之异名。...何等释决择?谓能解释诸经宗要,此复云何?略有六种,一所遍知事,二所遍知义,三遍知因缘,四遍知自性,五遍知果,...因明用语。与“全分”对称。指一名相或事物之部分,或指多种名相之中的部分名相或事物。(参阅“全分一分”2190) ...(故事)初优填王以栴檀刻佛像,安置于拘睒弥国。鸠摩罗炎欲负像来此方。路经四国。诸国爱护而不许出国。依本图写,...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舍这一个字是很难的,不管是善法,或者是什么东西,我们还是很难舍的。对这个世界,你就是贪著于善法,也没办法出三...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能帮助我,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外有五欲...
因果轮回是正知正见,如果拨无因果就是大邪见。所以我们要反过来,要修十善业,于是我们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我们来反...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后要老老实实,坚持过着佛门这种清淡的生活。 每天定一些功课,自己能够完成,不要定太多。然后...
《法句经》中有两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太子,内心充满了慈悲,乐善好施,他把王宫...
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始终是一般善信经常疑惑及提问的问题,因此,我常在开示中...
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我讲几个故事给大家听: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对玄奘大师说,...
由正思择食于所食
【法相辞典】
【由正思择食于所食】 p0523
上篇:由此差别 | 下篇:由何能入所应知相 |
(术语)法者梵云达磨Dharma,为通于一切之语。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
八众
五转
四等
寺檀
八功德水
香姓
六种罗汉
土馒头
释决择
一分
鸠摩罗炎负檀像传震旦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舍」这个字是很难的
拓开心量 包容别人

在名号中化解我们凡夫的心
有教养的人的十大特征

每天定一些功课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