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九卷五页云:此中云何犯所犯罪?谓于应作、而不作故,及加行故,于不应作、而反作故,及加行故;犯所犯罪。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见言见见言不见】 p0347 法蕴足论一卷十五页云:何等名为不知言知?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凡五卷。清代僧鉴传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华峰山位于广东增邑城南四十六公里。昔融老和尚,由江西黄山寺...(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名数)法相宗所立。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二、...【四种观察尸罗】 p0452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复次有四种观察尸罗。一、由共住,信知是有。二、于厄难,信知坚牢。三...梵语 vāha。意译[竹/(宅-宀)]、篅。即可容纳二十佉梨之器具。佉梨,即一斛,相当于十斗。又“婆诃麻”一词,婆诃为...梵语 ?īla samādhāna。即授制戒,令受者受持之意。就能授而言,称为授戒;就所授而言,则称受戒。受戒得戒体,称...方者,谓即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果差别假立为方。何以故?即于十方因果遍满假说方故,当知此中唯说色法所摄因果,无...又作莲花三喻、迹本三喻。天台宗为明法华开显之旨,遂就经题之“莲华”于本门、迹门各立三喻。此乃佛所说甚深“妙法...其义有二,即:(一)略称佛会。佛祖会下之意;亦即诸佛或祖师说法之会座。(二)指三佛忌,即佛诞生会(四月八日)、佛...指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广大而难以言说,故为一切世间众生所难以信受奉行者。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八上):“为诸众...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正因为有很多问题,就成了很多人不愿意孝...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什么利益呢?这里又进一步的说出了一句非常非常惊心动魄的话:...
观机逗教,真实不虚。净土一法是何种根机的众生得以信受?从反面来回答,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的,有四种人。 第一种...一、修福 (一)福的意义与类别 何谓福?福是指人间富贵寿考,子孙繁盛,身体健康而言。韩非子云:全寿富贵之谓福。...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为这样,它远远超出凡夫乃至于声闻、缘觉、菩萨的境界,所以就...
为了纪念果公圆寂二十五周年,果公贤徒常福、常敏法师,拟出版果公文集,约我写序。果公是我的戒和尚,他虽然离开了...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忽然检查得了一个重病癌症了。这时候他想到,哎呀!我要赶紧念...
犯所犯罪
【法相辞典】
【犯所犯罪】 p0522
上篇:犯罪等起 | 下篇:犯罪加行 |
梵名 Pandara。为过去世波罗奈国一长者之妇。据百缘经卷五所载,般陀罗曾以大便器施予辟支佛,遂感无量世臭饿鬼之恶...
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见言见见言不见
华峰山志
悉地
五性
四种观察尸罗
婆诃
授戒
方
莲华三喻
佛祖会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有四种人不属于净土所摄之机
文珠法师《修福修慧修净土》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圣辉法师:我的戒和尚果公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