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卷一页云:外身者:谓外所有外色处。由外色声香味触等,外处所摄故;非有情数故;名外。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子题:重心破轻戒得罪重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明了论解云,破戒得罪,轻重不定。有 重 心 , 破轻戒 , 得罪重 。...【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生身之相】 p059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七页云:复言:世尊!何缘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藏教,即三藏教,为小乘教之别称;略,指阶级次第。藏教七阶,即三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据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引天台四...(譬喻)譬佛之妙觉于山也。性灵集七曰:觉山妙果,不可不仰。...指三类沙弥,即:(一)下品沙弥,自七岁至十三岁,称为驱乌沙弥。小儿出家,阿难不敢度,佛说若能驱逐乌鸟不使夺食,...“外五股印”之对称。全称内缚五股印。又作金刚印。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手院主尊金刚手菩萨之根本印。印相为虚心合掌...为译经时的五种不翻之一。此系玄奘所立,将梵经汉译时,有五种仅写其音而不翻其义之类例,其一即为秘密不翻,如陀罗...(杂名)禅林之目。法中之眷属,或称同修道者。见象器笺五。...【法善巧】 p0760 杂集论十一卷十一页云:云何法善巧?谓多闻故;于法善巧,便能速受。由具多闻者,多分能速受...菩萨四无所畏之一,即菩萨知道众生的根基,所以能够对机说法而无所怖畏。...谓有一类。于空无边处天。系心悕求彼作是念。愿我当生空无边处天众同分中。因此欣求。勤修加行。超诸色想。灭有对想...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如果有众生习于杀生,而且广造杀业,将种下命终堕地狱、恶鬼...徒弟去见师父:我终于悟了!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几十年,我全错了,可以不用去想,只当那段日子根本不存在。 嗯...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就不幸被偷了,刚好隔壁的邻居也在同一家医院生了孩子,却没有...
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佛教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圣的使命,在六道轮迴中,生命的表演最为精彩,但它会为这些行为付出代...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初讲经的时候,外人都说他学来的,不踏实,他个人也以自己岁数...
邪淫的常见果报很多人都明白,此文揭示邪淫的隐形果报,大多数人想不到这些情况其实是邪淫造成的。 1、衣食住行: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
外身
【法相辞典】
【外身】 p0491
上篇:外相 | 下篇:外色 |
梵名 Nirgrantha-?rāvaka。又作尼虔子。即裸形外道,主张离一切系缚而修苦行。本师称“离系”,“子”指其门徒。因...
破戒得罪轻重
名色六处触受说为当来生身之相
藏教七阶
觉山
三品沙弥
内五股印
秘密不翻
法眷
法善巧
知根无所畏
造不动行已有随不动识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没有一朵莲花能否定淤泥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佛教的价值观
物质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如来禅与祖师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