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页云:言未断者:由随眠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时摄】 p0915 如十种摄中说。 二解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时摄者:谓诸蕴等、过去未来现在、各别相摄。 ...【杀生业道】 p1006 瑜伽五十九卷十三页云:杀生业道、以有情数众生为事。若能害者、于众生所,作众生想,起害生欲...(传说)止观私记十曰:真谛云:休留仙人,成劫末出。服长生药,变为石,形如牛卧。在佛前八百年中,石消融如灰,门...我国南宗禅各派之总称。又作五派七流。即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等五家,加上出自临济之杨岐派、黄龙派,合称...为“定无表”之对称。散,散乱之意,为“定”之对称,即心攀缘六尘之境而无法专注一境之精神状态。无表,为“无表色...【四摄事】 p0418 集异门论九卷一页云:四摄事者,一、布施摄事,二、爱语摄事,三、利行摄事,四、同事摄事。云何...圣是圣人,教是教法,是因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为三量之一。...佛于迦尸国竹园中,与诸比丘一处安居时。时有诸居士作种种粥持诣竹园,供养佛及比丘僧,故有八种之名。即:(一)酥粥...娑枳多,梵名 Sāketa,巴利名 Sāketa。又作沙祇太城、娑鸡多城、娑祇多城。或作婆枳多城、婆翅多城、婆祇城;“婆...(譬喻)如病眼之人,见空中如花者浮动,是名虚空华,譬事物之无实体也。楞伽经一曰: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楞严...(术语)一心而称佛名也。法华经普门品曰: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准提咒持诵仪轨...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及多生,一误而成百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无救无归,可悲可...佛教徒是采取中道的态度。这风水对我们凡夫来讲确确实实是有的,如果对一位证果的圣人如佛陀、菩萨、阿罗汉通通没用...
我们自己庄严无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课诵本中有一句指得很真确,这句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妙湛总持不动尊转化了...问: 现在已经是少子化社会,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的会对不起社会吗?也有人主张地球人口已经很多,基于环保的考...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全修在性,整个过程当中就是要回光返照。你不管是念佛、持咒、...
圆教和禅宗是一致的,佛说的法是对机不同,目的都是明心见性,不管是学禅、学净、学密,佛出世间的目的,就是《法华...问: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来极乐世界的乐,弟子应当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这也是实话。因为娑婆世界...
我们应远离恶业,勤修良善,就不会遭如是报应,不遭那些不顺利之报,当然有福。远离恶业有福,亲近善业有德。有人认...
未断
【法相辞典】
【未断】 p0489
上篇:未来 | 下篇:未灭 |
(人名)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呗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为呗比丘。曾于过去世...
时摄
杀生业道
鸺鹠仙化石
五家七宗
散无表
四摄事
圣教量
八种粥
娑枳多城
虚空华
一心称名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慧律法师:佛教徒对风水要持什么样的态度

世间还有什么事放不下想不开的
圣严法师:该不该多生小孩

回光返照是观照什么

佛并没有涅槃
提不起极乐世界的乐,应当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