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七卷二页云:四中寻伺,定不相应。体类是同,麁细异故。依于寻伺有染离染立三地别。不依彼种现起有无。故无杂乱。俱与前二,容互相应。前二亦有互相应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轻安觉支】 p1290 法蕴中足论八卷一页云:云何轻安觉支?谓世尊说:庆喜当知;入初静虑时,语言静息。由此为缘,...(术语)是圆教十信位之菩萨也。仁王经上曰: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苦轮海。...指定心修善。为“散善”之对称。即修行观佛三昧等。就观无量寿经所说之日观、地想观、真身观、中辈观、下辈观等十六...即十住法门。梵网经心地品说:十发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弗把提】 此云天华。...(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临涅槃悬记灭后初百年乃至第十百年之事。...指藉由他力而往生净土之一念信心。利他,即他力之意,此指阿弥陀佛之本愿力。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大二六·二三...(术语)佛初为提谓等在家弟子受三皈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优婆夷。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则非清净士女。犯五戒者,则...【不两舌】 为两舌之相反,十善业之一。谓不说能引起争斗是非等离间之语。参阅‘十善业’条。...即堪于受教以修秘密真言之根机。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五下):“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p4495...(术语)就唯识论所立八识从眼识数之意识位于第六,故谓为第六识,亦云第六意识。...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本来我是到这里来参访、挂单的,常住一再客气,要我跟师傅...
阿赖耶识熏习道理,当知亦尔。 阿赖耶识身为我们生命的根源,或者说是一个总仓库,它之所以累积那么多功能,都是我...问: 为什么有舍利子? 中台禅寺答: 舍利为梵语,即遗骨之意。舍利可分为全身舍利及碎身舍利,前者如广东省南华寺...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阿弥陀佛从法座上下来,在前引领他一起经行。永观师一时惊讶...问: 人生总有一些不如意事,有时飞来横祸,应怎么避免。 方海权答: 人生不如意事,那是正常现象。飞来横祸,那就...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何能坚持做定课?有没有什么窍门帮我们坚持下去? 坚持做定课...
唐朝的曹山本寂禅师,是福建泉州莆田人,从小学习儒学,十九岁在福州灵石山出家,法名本寂,二十五岁受具足戒。之后...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是应该明白的。可以说:学佛并不是无...
四不定相应不相应
【法相辞典】
【四不定相应不相应】 p0464
上篇:四有为相有四随相 | 下篇:四智心品唯无漏摄 |
晚参,即指于禅林中,学人在晚间蒙受宗师家之指导而参学;盖晚参系由宋代临济宗之汾阳善昭禅师而盛行,故称为汾阳晚...
轻安觉支
十善菩萨
定善
十发趣心
弗把提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
利他一心
五戒法
不两舌
密机
第六意识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参禅的下手方法

环境对阿赖耶识也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
舍利子是怎么来的

回头阿弥陀佛像的故事
如何避免飞来横祸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