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七卷二页云:四中寻伺,定是假有。思慧合成,圣所说故。悔、眠、有义;亦是假有。瑜伽说为世俗有故。有义,此二是实物有。唯后二种说假有故。世俗有言,随他相说;非显前二定是假有。又如内种,体虽是实;而论亦说世俗有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一种宗教仪式。即依一定之仪节,吁请神灵降临,听取请者祈求、问讯及祝祷,一般多由专业祭司主持。 p6162...(一)僧官名。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载,唐宣宗大中十年(856)敕法师辩章为三教首座。此为设三教首座之始,后亦敕封精于...(术语)金刚拳之异名。金刚顶义诀曰:金刚拳者佛坚智相也。...【趣无相法】 p1327 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趣无相法者:显示世尊调化方便殊胜功德。谓无相法,卽是涅槃。佛善了知三...【无质独影】 三境之一。独影境分为二种,即无质独影与有质独影。无质独影,如第六识独头意识所缘的龟毛、兔角、空...亦名:说戒正仪篇 子题:说戒、正仪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说戒正仪篇第十。……(一、叙来意)(一、引劝勉)说戒...位于江苏建康(江宁)。晋时,比丘竺法义入寂,弟子于墓所构舍宇,久之竟成佛寺。刘宋孝武帝孝建年中(454~456),...为自恣作法之一。夏安居最后一日为自恣日,于此日中,特请僧众中之有德者,举发安居期间比丘之犯罪,其人乃举罪告僧...因明用语。指因明三支作法中,由因(理由)之不正确所造成之十四种过失。分为四不成、六不定与四相违等三类,即:(...(名数)一、自摄,以自力而自摄取也。二、他摄,以他力为他所摄也。略论曰: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术语)斋后之说法,谓之哒嚫Dakṣiṇā,嚫财者其布施物也,哒嚫为僧家之法施,嚫财为俗人之财施。...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说不出究竟什么原因,即使能真正说出原因...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所以从觉证来说,空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是般若菩提所觉证的。从...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因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为伍。 怀德之人,追...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宝一样,你得请一个入海采宝的导师,要想趣向涅槃,你也得有位导师。谁是导师呢?地藏菩萨...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品,又称为道具,一般以...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时、方、梵天、极微、四大等生,亦非无因缘,自然而...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障。现在学习佛法,比如我们出家人现在去住持寺院,如果说福报...当今社会风气浮动不安,问题皆出在「人心」,「身病好治疗,心病难医治」。古代的圣人贤哲殫精竭虑,就是想要找出治...
四不定假实分别
【法相辞典】
【四不定假实分别】 p0460
上篇:四不定三学分别 | 下篇:四不定受俱分别 |
【四种真实】 p0432 显扬六卷二页云:彼复四应知者:彼真实、复有四种。一、世间真实。二、道理真实。三、烦恼障净...
请神
首座
坚智
趣无相法
无质独影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第十
中兴寺
作举
因十四过
二摄
嚫财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如何分辨魔障与业障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德不孤,必有邻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萨不会烦吗

比丘十八物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