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八卷十三页云:云何应分别记问?答:若有问言;云何为法?得此问时,应分别记。法有多种。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或善,或不善,或无记,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或见所断,或修所断,或非所断,如是等法,有无量门。应分别记。是名应分别记。问:何故此问应分别记?答:以于此问,若分别记;能引义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发通慧,能生等觉,能证涅槃。故于此问,应分别记。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二戒之一。如杀盗自性是戒,不待佛制故名性戒。...(佛名)大日如来之密号也。...梵语 āvarana,巴利语同。又作碍。全称障碍。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遮害出离之烦恼。诸经论说障之种别各异...(术语)梦中所现善恶之相也。大方等陀罗尼经说十二梦王之梦相。...日本禅林所用之金面“中启扇子”。启,开之意;即两侧之大扇骨自扇子之上半部起各向外侧展开。于中启扇子上头描绘深...【果事决择】 p0811 显扬二十卷一页云:果事决择今当说。颂曰:证转依,不起。二因,果无退。三因故,断常。三...(术语)华严一家之教判,分第五同教为别教一乘,同教一乘。别教一乘者,永别异于二乘三乘等诸乘,一多无尽之一乘法...【定异差别有多种】 p0808 瑜伽五十二卷十三页云:又此定异,差别多种。或有流转还灭定异。谓顺逆缘起。或有一...(杂语)Rāma,译曰士,喜乐,戏。俱舍光记一曰:罗摩此云喜乐。论师之名也。阿育王经一曰:罗摩翻戏。林之名也。...【空大】 五大之一。虚空之体性广大,周遍于一切处,故曰空大。《楞严经》三曰:‘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譬喻)以譬受教法雨润之一切众生。...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当然也没有我所有的观念了。 如果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亦贪分也。 其中耽着法财就是舍不得把法...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心,而心即佛故。然心又有何功德呢?心有觉悟之功德,我辈众生...
假设我们能如法地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看经文: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
《大智度论》谈到,释迦牟尼佛因地用种种身份来跟众生结缘。其中有一个身份,就是示现在鹿里面。在过去无量劫前,有...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故而指着一张竹椅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汝作么生会?...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
分别记问
【法相辞典】
【分别记问】 p0384
上篇:分位摄 | 下篇:分别我执 |
梵名 Suvarna-gotra,巴利名 Suvannagotta。意译为金氏国。大唐西域记卷四(大五一·八九二下):“大雪山中有苏伐...
性戒
遍照金刚
障
梦相
头末红扇
果事决择
同别二教
定异差别有多种
罗摩
空大
草木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如法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水的智慧

以身作桥结善缘
因缘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