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二卷十一页云:何等引摄无记?谓如有一、于工巧处,串习故;于当来世,复引摄如是相身。由此身故,习工巧处,速疾究竟。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疑惑佛智,以自力之善本,胎生于西方极乐之边地懈慢界者,五百岁间,不见三宝,不能得法乐,故譬之系于七宝...又称行佛威仪。谓修行者须于日常之行住坐卧中,起崇仰畏敬之念,正其仪容举措,一一方正合宜而心无动乱,以示现佛之...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术语)道为菩提,果为涅槃,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故曰果。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四十二章经曰:...(行事)设斋食,供养僧之大法会也。...亦名:掉臂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掉臂者,垂臂前却也。”资持记释云:“前却,却即后也。”(事钞记卷二五...(名数)十善戒经曰:持此受斋功德:(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三)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五)常...(术语)台家之语。迹门法华三喻之一。谓如花落莲成,三乘之权教废已,独一乘之实教成立也。法华开显之能事毕于玆矣...(术语)因明之法,具正因正喻,而成立宗法,名为能立。因明大疏上曰:因喻具正,宗义圆成,显以悟他,故名能立。古...【三法忍】 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者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三忍是:一、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声...(术语)Sthavira,又作体毗里,梯毗梨,他鞞罗,他俾罗,译曰上坐,老宿。文殊问经曰:体毗履,此云老宿。淳老宿人...●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悉、爱听的事物。为了使众人能够理解,他说得总是深入浅出,用...问: 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来,也想念佛求得内心安宁。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我对佛一点都不...问: 弟子普兰,师父吉祥,我爷爷在困锦州时候牺牲了,当时战乱墓地不详了,后来父亲在家给爷爷建了空墓,这样的墓...
前几年,有一个比丘到我这儿来,他已经出家十多年了,说他要还俗。我说:你怎么要还俗?他说一个小姑娘爱上了他,甚...
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应该怎么来修这个逼迫性呢?首先佛陀指示逼迫的相状,叫示相转...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缘所转。若实达惟心惟识,岂有心识外之境缘哉。且纵不达惟心惟...
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一定要在这上面反复衡量。以前的人讲几句就很明白,就会按这样去做。但是今天...
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听闻的那种一时的作用,是听闻的内在体性),来指示六根之性是...
引摄无记
【法相辞典】
【引摄无记】 p0377
上篇:引摄不善 | 下篇:引无义苦 |
(动物)Viraṇakacchapa,译曰龟。见名义集二。...
七宝狱
行佛
罗刹
道果
大斋会
掉臂行白衣舍戒释名
八戒斋八种胜法
废权立实
能立
三法忍
体毗履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不知者受害最大
大安法师: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
建了空墓,这样对后代有影响吗

出家人如何应对有邪念的女众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五根放逸的过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