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又作破庵和尚语录。南宋僧破庵祖先(1136~1211)撰,圆照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收录卧龙山咸平禅院...(杂语)谓佛法自印度流转于支那也。四教仪曰:东流一代圣教。...佛世时,舍卫国一婆罗门名。忧己无子,往诣佛处占相,佛谓其相有子,喜而请佛及众比丘至其家受供养。众比丘受供后,...七觉支所缘境者,谓四圣谛如实性,如实性者,即是胜义清净所缘故。 觉支自体者,谓念、择法、精进、喜、安定舍,如...(书名)八卷,唐沙门法琳撰。以道儒二教与佛教对比,而辨佛教正直之书也。分三教治道篇以下十一品。终载撰者与尚书...禅林用语。鹘,属于鹰类;狞龙、俊鹘,皆比喻才智出众之人物。禅家以此语喻指修行已达于海阔天空任运自在之境界者。...(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伫岩向海,示静寂相之观音也。...根机、机缘等之意。即具有遇缘而发动之可能性,亦即堪受佛陀教法之素质能力。或指佛陀说法之对象。机与法、教并称为...羯磨疏·衣药受净篇:“言净施钱宝,易得衣物,不须更净者,由初得财,已入净故;今既换得,不是意外,本无贪附,即...无法思惟分别者,称为神;能照见者称为明。(一)指天地之诸神,诸神能明白察知善恶邪正,确实无误,故有此称。(二)指...广义而言,即指道德。与智慧、勇气、正义合称四大德目。译自希腊语 sophrosyn,为自制之意。即以理性抑制自己之欲...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可不提倡,所不知者,何可妄充通家,而糊涂赞扬乎。风鉴家固...
人生的话就是要有个好心情。你有个好的心情,一切负面的东西就给你转化成正能量了。那一个人要活得幸福,活得自在,...
不一定用很多佛教本身的名词,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首先要注意你的注意力是往外跑还是往内收,注意力是我们本自具足...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俗语,当初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发生了不...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从假入空观。也就是说,其实《楞严经》的思想是偏重在摄用归体...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度,都不要拉长了面容,虽然受了一肚子...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供他念完高中。后来他有幸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但是...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丘和比丘尼穿的鞋子,就不时地纳闷起来,那鞋其实是不实用的...
三法忍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三法忍】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者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三忍是:一、音响忍,又作随顺音声忍、生忍。指听闻教法而得心安。系在十信位者,寻声而悟解,故称音响忍。二、柔顺忍,又作思惟柔顺忍、柔顺法忍。乃随顺真理,赖一己之思考而得悟。系三贤位者,伏其业惑,令六尘无性不生,故称柔顺忍。三、无生法忍,又作修习无生忍、无生法忍。谓契合真理。即七地以上者,离一切相而证悟实相。
上篇:三明 | 下篇:三科 |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佛为阿难解释七梦悉应末世之事。摄于小乘部。...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东流
师质
七觉支
辨正论
戏海狞龙摩天俊鹘
能静观音
机
净财易物不须更净
神明
节制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人生就是要有个好心情

不是境缘困住了你,而是心被迷了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