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卷十三页云:远离信他,欣乐行相,周遍寻思,随闻所起见审察忍,唯自证故;名内所证。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譬喻)同于摸象。三教指归曰:俱醒触象之醉,并学师吼之道。...大乘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然又分为二种,即:(一)生得成佛,谓众生之心性原本清净,自可成佛。(二)修得成佛,...【性境五类】 在《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及《成唯识论了义灯》二书中,指出性境有下列五类,即:一、第八阿赖耶识所...(杂语)阿字有四种功用。大疏七谓:如来真言于一一言皆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名中亦具能成就一切义利,一一成立相...【烟】 p1254 瑜伽八十八卷十页云:爱、说名烟,何以故?爱犹如烟,令心扰乱,不得安隐。是故名烟。...禅宗公案名。谓住于四川巴州鲁祖山之宝云禅师,每有学人前来问法,宝云即面壁不语,故南泉普愿以下之诸古德对此事有...(佛名)无量寿佛之别称。平等觉经一曰:无量清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名数)又云十八明处。四韦陀与六论八论也。四韦陀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明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毗伽论,释...【缘五事境修几念住】 p1305 瑜伽七十二卷十五页云:问:缘相为境,修几念住?答:四。问:缘名为境,修几念住?答...为主张万物系无因而生之印度外道之一。又称诸法无因宗、无因见论、无因论师、无因生论。外道十六宗之一,二十种外道...指能舍身命。谓为求无上道,能舍去身命。佛教以救度众生,求无上菩提为目标,为此而不惜身命,即表示修行佛道之决心...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一、孝道的意义 何谓孝道?孝是孝敬、孝顺、孝养;道是必然、或必经之道。合言之:孝道,是为人子女,或为人弟子,...
日军战机轰炸恩施县城,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法名德宏)刚从法院回家,空袭警报拉响,德宏居士赶紧命女仆带上两...一、叙起 财富,包括一切动产不动产,国有的和私有的;日常生活所需,以及金银宝玉等都是。我现在所要讲的,不是什...
一、香赞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何...
《四十二章经》第四章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对妙智说:人活着,特累。 不能做真实的自己,处处为生活所逼,说违心之话,做违心之事。戴...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跟法华经有一定因缘的所有四众来参加法华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
内所证
【法相辞典】
【内所证】 p0366
上篇:内心住 | 下篇:内等净 |
即于接受他人之礼遇时,亦给予对方同等之对待者,称为回礼。又作还礼、复礼。敕修百丈清规卷五游方参请条(大四八·...
触象
大乘二种成佛
性境五类
阿字具四用
烟
古德火抄
无量清净佛
十八大经
缘五事境修几念住
无因外道
不惜身命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文珠法师《无尽的孝道—地藏菩萨》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印顺法师《财富的积聚与消散》

文殊菩萨祝圣仪轨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戴着假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