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不住奉教心者:不欲修行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位于浙江绍兴、嵊县间之石城山。此山重岩叠嶂,林木葱郁,有石兀立若墙,赓连数百丈。寺为东晋永和(345~356)初年...(术语)本为释子之称,后遂为神仙家之名,犹如言道教也。法苑珠林六十九曰:姚书云:始乎汉魏,终暨苻姚。皆号众僧...(术语)Lakṣaṇa,又作逻乞洒,椤乞尖拏。译曰相。事物之诸相也。大日经七曰:梵云逻吃洒,此翻为相。演密钞八曰...【信财】 p0869 集异门论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信财?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圣弟子、于如来所,修植净信,...(术语)梵云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在律中则为比丘之称。唐时有临坛大德之称。是敕任者。释氏要览上曰:智...【正精进】 p0502 如八支圣道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八卷二页云:正精进云何?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梵语 kulapati。意译作家主。求法高僧传卷上载,若有一人称豪,独用僧物,处断纲务,不白于大众者,称为俱攞钵底。...位于西安城南之古寺。又称慈恩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治(高宗)为报其母文德皇后之慈恩,故于进昌无漏寺...【解行】 知解与修行。解理行事也。《天台戒疏》曰:‘于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禅林用语。超越言语、心得,无任何迹象可寻之谓。系形容遥远、崇高而绝踪迹之境界。临济录行录篇(大四七·五○六中...指对于违犯戒律者,依其罪之轻重而施予种种处罚。有大乘戒与小乘戒之别,其罚之性质亦不同。大乘戒中,不论犯何种重...(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供欢喜,得大喜悦;供音乐,得微妙音;供舞蹈,得无碍神通;...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变化的,因果相续,法法相资。对万事万物作如此观察,就叫如幻...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句偈子,作为同学们的参考: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碍 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你们跟我们这些师父们不一样的,净土部的师父...
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作为一个比丘,有些事情没有必要他去谈论,谈论了可能还会被人讥嫌,说你一个出家人怎么人...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强大的生死业力。其实空正见只是一个根本,这...
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由于整个遍计执的名言、相貌、执着,最后造业,就构成了遍计所执的整个过程。这个地方,佛法...
不住奉教心
【法相辞典】
【不住奉教心】 p0332
上篇:不苦不乐受 | 下篇:不与取业道 |
(术语)西国之法有,以钱财或庄田寄附寺院限七僧常供斋食者,谓之七僧斋。俱舍光记十八曰:有檀越布施钱财或庄田等...
隐岳寺
道士
逻吃洒
信财
大德
正精进
俱攞钵底
大慈恩寺
解行
一箭过西天
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念佛别怕妄想
梦参老和尚《佛七开示》

临产可念观音圣号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