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一卷五页云:问:此诸现观、几是地地软中上品烦恼断对治?答:一。余随顺此,为此助伴;非断对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以铁机惩处罪人之地狱。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顺善教、杀害众生者所堕之处。此狱有一大铁床,纵广四百由旬,上安...【触一分】 p1450 显扬一卷十三页云:触一分、谓身所行境,身识所缘,四大所造,可触物为体。色蕴所摄;无见有对性...梵语 āsajjika。指修无想定,死后升入无想天之一种果报。又作无想报、无想事、无想异熟。心不相应行法之一。谓生无...(杂语)啀喍者,以口啮物也。嗥吠者张口而吼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斗诤揸掣,啀喍嗥吠。...【印】 大论云:佛法印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行者知三...梵语 anuttara-samyak-sajbodhi,巴利语 anuttara-sammāsambodhi 之音译。略称阿耨三菩提、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术语)犹言存废。又有无之意。解深密经二曰:思择废立而常安住。梁高僧传明律篇曰:开遮废立不无小异。...(术语)悟位谓之果。以是为对于修行之因之结果也。阿罗汉为小乘之极果。...行事钞·诸杂要行篇:“道俗二众,福智别修;理须识其分齐,别知其通局。非谓福智两异,道俗别行。但由俗网繁多,静...(术语)物之实质为体,体之无改为性,体即性也。...(杂语)举极少之念而摄多念也。无量寿经下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在第一个。我相信净土宗的人多少对今生的痛苦都有所体会。所以你说这个人会追求今生的五...
一个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行,那福报培起来。第二,要用恶劣的境界来磨练自己。 虚老说...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出家七次,使得不少人认为,佛教好像重男轻女,有歧视女性之嫌...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且让不信佛的家长不误解为对其孩子进行宗教意识灌输? 大安法师...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并非念佛等死。弥陀名号有无量德,称名则具德灭罪增福,以名...
各位有缘吉祥。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说法器。 都知道,到寺院里面会有晨钟暮鼓,常不是有一句话,叫做晨钟...佛教所说的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非,这都是口舌的恶业。 有些人说话的方式只是一种习惯,并没...胃病患者饮食治疗是关键,应该注意少吃油炸,腌制,生冷刺激性食物,同时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等等。只有...
六现观断对治与随顺助伴分别
【法相辞典】
【六现观断对治与随顺助伴分别】 p0315
上篇:六波罗蜜多及四摄事所感果 | 下篇:六根无五寂静相摄受三种苦果 |
(杂语)一日分三时:曰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金刚经曰: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
铁机地狱
触一分
无想果
啀喍嗥吠
印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废立
阿罗汉果
道俗福智别修
体性
乃至一念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推荐】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

虚云老和尚拒绝女色诱惑的故事

为何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