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六页云:诸有此见,受妙五欲,名得第一现法涅槃。此取劣法为胜见取;见苦所断。诸有此见,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名得第一现法涅槃。寻伺寂静,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入第二静虑具足住;名得第一现法涅槃。离喜住舍,正念正知,身受乐,圣说能舍,具念乐住,入第三静虑具足住;名得第一现法涅槃。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静虑具足住;名得第一现法涅槃。此取劣法为胜见取;见苦所断。受妙五欲者:谓人及欲界天。有说:唯欲界天。以彼五欲,极胜妙故。现法涅槃者:谓于现身所得涅槃。问:此何故成见取?答:五妙欲,有垢有秽,有毒有浊,是鄙劣法。彼执同于出离等乐,或涅槃乐;故成见取。问:入四静虑具足住,是胜功德;何故取为现法涅槃,亦名见取?答:世俗静虑,有垢有秽,有毒有浊,是鄙劣法。彼执同于离垢秽乐,或涅槃乐;故成见取。问:亦有外道,执无色定为涅槃者;此中何故不说?答:彼诸外道,多执静虑为涅槃,少执无色。此中依多分说,是以无过。复次彼执无色为究竟涅槃。此中说现法涅槃;故不说彼。复次四根本静虑,是乐道所摄。故诸外道,计为现法涅槃。四无色是苦道所摄。故彼不执为现法涅槃。复次无色定微细,诸外道于彼,不了达故;谓为断灭,深生怖畏。故不说为现法涅槃。以是故不说无色。此取劣法为胜见取者:显彼自性。见苦所断者:显彼对治。广说如前。彼等起云何?谓有外道,闻说涅槃是胜妙乐;便谓若得欲界色界五地乐者;即名已得现法涅槃。故起此见。有说:外道得世俗定,见五地中诸有情类,受诸快乐;便谓获得现法涅槃。故起此见。有说:外道由近恶友,故起此见。问:何故此见取,见苦所断耶?答:此见依我见转。执有我体,受涅槃乐故。复次此于果处转。执有漏果,为涅槃故。复次此迷苦谛。以苦法为乐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华严经之说时,天台宗与华严宗所说各异。天台宗谓华严经一部八会,别为前后二分,前分七会为佛成道后三七日...(术语)梵语曰娑也地提嚩多。此译本尊。本有而于出世间为最胜最尊,故名本尊。又于诸尊中以其尊为本而尊崇之,故名...【二种加行方便】 p0033 瑜伽二十卷二十页云:又彼如是资粮住已;为修相应作意加行故;有二种加行方便。何等为...(术语)又谓之两舌。即前后相违之语也。大集经十曰: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梵语 aksaya。谓无穷无际。无为法离生灭之相,谓之无尽;有为法之缘起,一多相即,亦谓之无尽。又无为法之无尽系权...(术语)Śiṣya,译曰所教,弟子之义也。求法高僧传上曰:室洒,译为所教。旧云弟子,非也。...【智究竟】 p1152 瑜伽一百卷二十二页云:智究竟者:谓尽无生智。自斯已后,为断烦恼,无复应知。...指三涂,即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就净土往生之教义提出十疑,并通释之,以劝诱往生净土。即:(一)释求生净土无大慈悲心之疑,(...梵语 samāpatti,巴利语同。音译作三摩钵底、三摩拔提、三摩[足*我]。意译等至、正定现前。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亦名:比丘相敬之意 子题:相敬为除慢法、三鸟兽相恭敬法、鵽鸟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所以 相 敬者 , 为除慢法故...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聪明,可以帮他干一些活。但遇上饥...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涂在前额,头顶戴着贝壳,手拿毗勒果高高举起,然后贴在额上,...有句话说:「泥人还有个土性。」意思是指,连泥塑的娃娃都有自己的脾气,人怎么可能没有呢?所以,人会发脾气、会闹...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坎坷,水都毫无犹疑地勇往向前,形成瀑布、江河与大海。 富而不贪是一种布施,尘而不染是一种持...
这修行都得有一个外缘帮助,有房子住,有饭吃,这就是因缘成就,丛林就有这个好处。你一个人住到深山里边,如果你真...
礼佛三拜之含义: (1)折伏骄慢心(2)见贤思齐(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
我们一个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在你内心当中,产生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人生的快乐跟钱没有直接关系。...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发染衣发弘誓。 去贪嗔,除鄙吝,十二时中常谨慎。 炼磨真性...
五种现法涅槃见
【法相辞典】
【五种现法涅槃见】 p0282
上篇:五种失利养因行 | 下篇:五种法多有所作 |
凡四卷。清代吴本泰撰,沙门智一编。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西溪,属浙江省,宋高宗南渡,初欲建都于此。此地...
华严经说时
本尊
二种加行方便
二语
无尽
室洒
智究竟
下方
净土十疑
正受
佛制比丘相敬之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朝三暮四」成语的由来
谁主宰吉凶
圣严法师:要控制而不是压抑情绪
欲望使人失败,无私令人成就

不明路头不宜住山

礼佛三拜之含义

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