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五卷十九页云:何等五乐?一者、因乐。二者、受乐。三者、苦对治乐。四者、受断乐。五者、无恼害乐。言因乐者,谓二乐品诸根境界,若此为因顺乐受触,若诸所有现法当来可爱果业,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名为因乐。除此、更无若过若增。言受乐者,谓待苦息。由前所说因乐所摄三因缘故;有能摄益身心受生;名为受乐。略说此乐,复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无漏乐者,学无学乐。有漏乐者,欲色无色三界系乐。又此一切三界系乐,随其所应,六处别故;有其六种。谓眼触所生,乃至意触所生。如是六种,复摄为二。一者、身乐。二者、心乐。五识相应,名为身乐。意识相应,名为心乐。言对治乐者,谓因寒热饥渴等事,生起非一众多品类种种苦受。由能对治息除寒热饥渴等苦,即于如是苦息灭时,生起乐觉;是则名为苦对治乐。灭想受定,名受断乐。无恼害乐,应知略说复有四种。一、出离乐。二、远离乐。三、寂静乐。四、三菩提乐。正信舍家,趣于非家,解脱烦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离生喜乐;名远离乐。第二静虑已上诸定,寻伺止息;名寂静乐。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此乐名为三菩提乐。此中因乐,是乐因故;说名为乐。非自性故。此中受乐,乐自性故;说名为乐。非乐因故。苦对治乐;息众苦故,遣众苦故;说名为乐。非乐因故,非自性故。其受断乐,非乐因故,非自性故,亦非息遣种种苦故,说名为乐;然依胜义,诸所有受,皆悉是苦。住灭定时,此胜义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无恼害乐所摄最后三菩提乐,由当来世,此胜义苦永寂灭故;于现法中附在所依诸烦恼品一切麁重永寂灭故;说名为乐。诸余所有无恼害乐,于最后乐,能随顺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当知亦名无恼害乐。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山西大同境内之上华严寺与下华严寺。两寺皆建于辽时,为市区内最大、最古老之寺宇,具有浓郁之中国风味。上华严寺...宋初以降,寺院住持示寂或引退之际,顺次以上位之弟子继承其职,一般寺院皆采用此师徒相传之法。与此继承法相异者,...(人名)北印度迦湿蜜罗国人,梵云阿你真那,此云宝思惟。唐天后长寿二年至洛京,译出不空罥索经等。后于龙门山创天...(流派)宗名。说一切有部之略,小乘宗之一,梵名萨婆多。有为无为之一切法,尽立为实有,故云说一切有部。佛灭后三...【自相共相】 p0598 佛地经论六卷六页云:如来净智,现量所摄;云何能知诸法共相?若共相境,现量所知;云何二...【损伏离欲】 p1252 杂集论四卷五页云:损伏离欲者:谓由世间道离欲。...(名数)空,无相,无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位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名数)一真法界无差别也。起信论所谓真生未分之一心是。...荤与酒之并称。荤,又作荤辛,指味辣而臭气浓烈之植物,即五辛。荤酒与肉类共为禁止供佛之食物。至后世,每在寺院门...(术语)对相续常而言。无暂时间断谓之常。无间绝谓之续。...【世第一法应言不退】 p0516 大毗婆沙论五卷三页云:世第一法,当言退不退耶?答:应言不退。虽有此说;应更显示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印光大师校印本)...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一般我们说的本尊相应法。既然是一个本尊所加被的法门,所以整...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一个人剃掉头发,卸下一切妖娆装扮,甘愿...
昔日佛住在俱睒弥国的瞿师罗园时,阿难尊者也住在这里。某日,一位婆罗门来到阿难尊者的处所,彼此问讯后,退坐一旁...问: 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病苦,应该如何应对比较好,比如念什么经,或者做法事超度可以...《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实际上每个人都...
忙碌并没有错,因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点不对头了。 在日本的历史上生成过两位伟大的剑手,一位是宫本武藏,...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谈了三年,准备要结婚的时候呢,突然间这个女孩,嫁给另外一个男...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们要学习。学的道理越多,在生活当中就越会应用。拿吃饭来讲,学佛的人和不学佛的人,这里面就会...
五乐
【法相辞典】
【五乐】 p0254
上篇:五蕴 | 下篇:五戒 |
(人名)演若达多之略。宗镜录五曰:千迷竞起,空迷演若之头。一法才生,唯现闼婆之影。...
上下华严寺
甲乙徒弟院
宝思惟
有部
自相共相
损伏离欲
三脱门
一真如
荤酒
不断常
世第一法应言不退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比丘尼谈出家后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修四如意足断除爱欲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什么

【推荐】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