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三卷五页云:五摄行者:一、令附已摄。二、令受善摄。三、令起善正勤摄。四、令善成熟摄。五、令善解脱摄。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1、毫不怀疑的心。 2、没有污染的心。 3、没有烦恼的心。...(术语)师弟传道也。注维摩经一曰:圣圣相传,其道不改矣。十地义记一本曰:昔来相传。...(术语)言十念授受,师资相承之法。...谓诸佛所自证之道,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唯佛与佛乃能彻底了解。犹如以手指月,其指非月,一切语言文字也不全等于诸...(一)梵名 Gunaprabha。音译瞿拏钵剌婆。北印度钵伐多国人。据大唐西域记卷四秣底补罗国条载,师英杰而弘敏,博物强...(一)梵语 khyātivijāna。为阿梨(赖)耶识之别名。乃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盖一切诸法皆依阿梨耶识而显现种种...【佛说缘起因果俱别】 p0656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十页云:复次诸契经中,佛为所化,说缘起法;或因为门,或果为...【离行】 p1424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离行者:谓卽于彼所受用事,知无常等已;厌而出家,受持禁戒,守根门等。...1、小乘所立的十智。一、世俗智、即见谛以前一切凡夫的智,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即证欲界苦集灭道之...指性种性与习种性。又作性种习种。性种性,全称本性住种性(梵 prakrti-sthaj gotram),略称性种,指无始以来法尔...国名,即释迦佛所出生的国家,现在尼泊尔的西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烧香的时候,突然看见一队蚂蚁,从庄严的佛像爬过,它们整齐地从佛的足尖往上爬高,从佛的胸前走过,然后,走过佛的...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家的,有二三...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 无论你受生为何等身,皆不能免死者,如《集法句经》云:若...
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此语,极确切,而未明其所以然。佛说一切利,衰,毁,誉...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廿四...僧团是讲求六和无诤的团体,但由于摄受的对象普遍,难免有一些根器比较顽劣的弟子,因此有时也会有纷争发生。 罗诺...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的不同,也可以说根器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士夫,下士夫注...
五种摄行
【法相辞典】
【五种摄行】 p0262
上篇:五种苾刍 | 下篇:五种教诫 |
位于严州城(今浙江建德)之北三公里。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净土五祖中之少康法师(?~805)曾入此山建净土道场...
清净心
相传
十念血脉
一字不说
德光
现识
佛说缘起因果俱别
离行
十智
性习二性
迦毗罗卫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大宝积经
蚂蚁三昧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你了解多少呢

【推荐】佛教疗养之法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革除习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