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二十三卷九页云:论曰:顺决择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顺解脱分。诸有创殖顺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谓初生起顺解脱分,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圣、乃至得解脱。譬如下种、苗成、结实、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熟、解脱、三位亦尔。传说如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王来见佛,佛使优楼频螺迦叶,释众之疑事。即中阿含频鞞娑逻王迎佛经之别译。...亦名:恶见违谏戒释名 资持记·释释相篇:“淫欲鄙恶,障谓非障,固执不舍,故云恶见,亦名恶邪。然虽可说,伤毁正...破者,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立者,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有之义。这也就是空有之二门,如三论宗依空门而破诸法,如法相...据法华忏仪载,上中下三根之人修习法华三昧,于三七日中,一心精进,然以根性之异,故所证之相亦不同。即:(一)下根...上求是上求佛果,下化是下化众生。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合上求下化,叫做菩提心,菩萨的一切万行,皆不...【有覆无记得】 p0550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唯有无覆无记法得,但俱起耶?不尔。云何?有覆无记色得,亦尔。谓...(天名)译语未详。有仪轨一卷。有天上、虚空、下地之三使者,使成就一切所愿。轨中各说其印明。不说其形相种子三形...读体,号见月,是明末清初重兴律宗的巨匠,世称见月律师。俗姓许,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生于云南楚雄。崇祯元年(16...(术语)心为心髓,要为精要。谓法门之至极也。又心性上精要之法义也。六祖坛经曰:指示心要。天台荆溪著有始终心要...(异类)旧译无端,无酒,新译非天,常与帝释战斗之神也。...【跋罗缕支】 西域记云:唐言贤爱。西印度人,妙极因明,摧大慢婆罗门,生陷地狱。...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示:善信檀越发心布施时,有四件事能具备布施的功德。哪四件事...
从前,有一位长者畜养了一匹良马。起初,这匹马性情粗野,四处冲撞,无法调御。有人想骑乘它时,马即高举前腿上下跳...
作为一个菩萨,他不应该这样(贪欲),所以他要常念知足。为什么要知足?因为多欲不知足的人,他直接是障碍智慧的。...我们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需听屠门夜半声。」...
如果你念经念得忽然看见光明,忽然之间我们烧的香炉上放出一种异香,不是你烧的香这里有魔,也有圣境。 如果你是念...
现代的经济学家很多观点都是有问题的,凯恩斯说以消费促进生产,于是整个的社会就变成一个消费社会,各种商家大量制...罗睺罗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乃释尊之子,为耶输陀罗所生。又作罗护罗、罗怙罗、罗吼罗、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云...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红薯,也加入到逃荒的队伍中来。 走到半路,老六碰到饿得只剩...
三生得解脱
【法相辞典】
【三生得解脱】 p0198
上篇:三轮理趣义 | 下篇:三重三摩地 |
【串习加行】 p0707 瑜伽三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为串习加行?谓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已曾数习,乃至少分;非于一...
频婆娑罗王经
说欲不障道违僧谏戒释名
破立
三种证相
上求下化
有覆无记得
深沙大将
读体(1601—1679)
心要
阿须伦
跋罗缕支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调马喻

【推荐】欲望很高的人往往比较愚痴
消灾免难应当吃素戒杀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刺激消费不如鼓励耕读传家
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尊者
